第13章 問價(第1/2 頁)
兩人一陣閒聊下,時間過得飛快。 坐車是無味的,這時候的中巴車在坑坑窪窪的水泥路上行駛著。 車子顛簸的使人昏昏欲睡,而王衛民和張國慶各自裝著心事,卻是沒有睡著。兩人一陣閒聊下,時間過得飛快。 王衛民驚歎張國慶這個年輕小夥的見識,北山本來就是偏遠地區的小縣城,桑木鎮就更不用說了。可是沒想到這眼前的年輕小夥對國內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如此清楚,而且對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也是了分析得頭頭是道。這些可不是讀書就能學到的,老師也教不了這些。 當王衛民問到桑木鎮的發展時,張國慶只說了五個字,修路,建市場。 要致富先修路,這可是從古至今都不變的的道理。 路通則達,閉則塞。 桑木鎮本就是山區小鎮,道路破爛不堪,唯一一條通往北山縣城的水泥路也是坑坑窪窪,即便是桑木鎮再有好的自然條件也發揮不出來好的作用。當交通條件改善之後,運輸就通暢了。外面的人可以來投資,從而加快桑木鎮的經濟發展。 建市場,這也是桑木鎮迫在眉睫的事情。 經濟發展本就不是幾個人的事情,這需要全民參與。農民將家裡的東西賣出去變成錢,在拿錢買需要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經濟流通的過程。 桑木鎮趕集的那塊場地就具備修建市場的條件,在這裡修建市場則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而後續的歷史發展中,桑木鎮也是像張國慶說的這樣發展的,只不過時間到了千禧年後了,錯過了經濟發展 的黃金時間。 張國慶的一番話也極大的提升了王衛民的信心,這次來北山縣城的除了開會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申請資金修路。連一個小孩都懂的事情,王衛民自然也是清楚的。至此,真就是對眼前這個小夥子高看一眼了。 ..................... 十一點半,北山縣城汽運南站,從桑木鎮的車緩緩進站了。 下了車后王衛民和張國慶就此作別,前者風風火火的坐著三輪蹦蹦車去了北山縣政府,後者出了汽運站後卻是往北山路的方向走去。 三輪蹦蹦車。應該70,80後都知道的,甚至90初的人也有一點印象。 這是一種載客的三輪車,這時候北山縣城還沒有計程車。當作載客的工具的有兩種,一種黃色的麵包車,不過不多。另外一種就是三輪蹦蹦車了,數量最多。 用北山土話叫做蹦蹦車,因為速度慢所以也叫慢慢遊。 在張國慶的記憶中,北山縣城的農貿市場就在北山北路和春熙路交界的地方,走路過去的話大概也就是幾里路的樣子。 這時候的北山縣城雖然樓房林立,但是超過十層樓以上的屈指可數。 當時被當作地標的一個就是16層樓的郵政大樓,再一個就是佔地最大的北山商場。 走了不到十分鐘,張國慶在路上停了下來。 眼前的一塊牌匾上面赫然寫著'北山縣人民醫院'七個大字,不由得讓張國慶心頭一震。 他心想這輩子絕對不會重蹈覆轍了,既然老天多給了一次機會就絕不會辜負自己和家人,打死也不會再走重頭路。 就這麼靜靜的看了近十分鐘,一道聲音將他喚醒了過來。 “小夥子,你是想要看病麼?站外面看啥,進來啊.......” 一個看門的大爺看著張國慶說道。 “沒,沒,只是看看......” 張國慶支支吾吾的說道,轉身繼續向北走去。 “咳,這年輕人,沒病來醫院門口瞎晃悠個啥呢......." 老大爺嘟嘟囔囔的,轉身回到了門衛室,坐在椅子上端起搪瓷杯喝起茶來。 這時候正是熱的時候,深秋的天氣有些毒辣。張國慶頂著太陽又走了十多分鐘後,就到了北山農貿市場。 90年的北山農貿市場很大,但是看上去的話卻有些破舊了。按歷史來說這還是在84年建起來的,不過幾年的時間而已。到了千禧年後這邊就被拆了,建起來一座更大更齊全的農貿城。 現在的農貿市場四周是平房門面,大概也有一兩百個鋪位。 大多數被一些賣乾貨和調味品的個體商戶租下來,有些則是賣糧油米麵的,賣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