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還有些說法是去和猛獸搏鬥而死,就更加是無稽之談了。舜帝已是百歲高齡,自己能不能走到千里之外的蒼梧都很成問題,還能和惡龍搏鬥並除害,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再結合兩位妃子聽聞死訊後,趕到湘地投河而死,正確答案便昭然若揭了。
因此就有了幾個結論。
首先,從來都沒有過什麼禪讓之事。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被奉五帝。黃帝傳其孫顓頊,顓頊傳其侄帝嚳,帝嚳傳其子摯。摯不仁,諸候立摯的弟弟堯為帝。
也就是說,從黃帝開始,不說父死子繼吧,也至少是有血親關係傳承。但到了堯這裡,突然來個禪讓,這就很有問題了。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國之君更不可能輕易改變並沒有出太大問題的決策,何況是繼承人選立這麼重大的事。
即便子不肖,還有兄弟、侄、孫等人,怎麼也輪不到舜這個當女婿的來繼承吧。雖說舜是堯的女婿,但畢竟是外戚。在堯之前,沒有過外戚繼承的先例。在舜之後,也沒有過女婿繼承的後來者。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因而舜得其位,原本就不是所謂的禪讓。至少,絕不是堯心甘情願讓給他的。
舜利用為堯所用之機,逐步發展培植自己勢力,並將終於堯或者其子丹朱的大臣剷除。取得實際權力後,將堯隔離軟禁,切斷他與外界聯絡,最終攀上權力的頂峰。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僅不用背負「弒君」的罵名,相反還是順天命的賢者。
說到這裡,清心子斜著眼望著仇飛:這套做法,是不是很耳熟?」
仇飛故作糊塗:「完全沒聽過。」
清心子冷笑道:「只不過某些人做得更加直白,弒兄弟而囚其父,令其父不得不退位當有名無實的太上皇而已罷了。」
仇飛滿面怒色說道:「你若再影射當今聖上,吾必立馬治你死罪!」
清心子不敢分辨,繼續說了起來。
那麼也就是說,鯀、共工、三苗和驩兜四人被治罪的真正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支援堯的兒子丹朱,反對舜繼位。也只有這樣,一切才能說得通。
儘管鯀採用「堵」的方式治水未能成功,但也不是毫無效果。至少,比什麼都不做要強。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步積累了經驗並開始反思。就在這個時候,儘管名義上的領袖還是堯,但舜已經掌握了實際權力,雙方力量爭鬥的結果,是將鯀流放。
而此時,鯀已經料到自己的結局。於是,他就將自己對於治水的一些思路告訴了兒子禹。舜正式登上大位之後,派人去殺了鯀。但是,水患仍在,而且不得不派人去治理。有能力治水的人並不多。除了已經被殺的鯀之外,也就算水神共工了。但共工也被判了罪,共工之子后土自然不肯去接手。
就在這時,鯀的兒子禹就同意了擔當此任。事實上,禹對殺父之仇並非沒有怨恨,相反發誓要報仇。他所採取的方式就是暫時隱忍,「三過家門而不入」,透過十三年的艱苦努力,徹底解決了水患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在民間得到極高的聲望之外,還在朝中有了自己的一幫勢力。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皋陶。皋陶不僅在朝中主管司法,更是東夷族的首領。可以說,是妥妥的實力派。
禹與皋陶達成了協議,由皋陶扶持禹上位,將來這個位置傳給皋陶。於是在皋陶的支援下,禹順利即位,並對眾人明示,將來會將位置傳給皋陶。但禹並未傳位給皋陶,其原因是在禹上位後的第二年,皋陶便一命嗚呼了。其中原因,就頗有點令人尋味了。
這也就是人稱的「上古四聖」堯、舜、禹、皋陶中,為什麼只有皋陶不是帝王的原因。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總之,禹在掌握大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