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第二天早上六點,她匆匆吃了點早飯,就跟謝秋珊出門去了碼頭。
程山獻殷勤,讓她多拿些錢和票,給自己多買點東西。
她不是沒有感動,他的暖意和關切,她都收在心底。只是原則不能退讓。
至於孩子們,今天就留給程山,她也沒問他打算怎麼帶。之前聽他說過,如果她有事兒,實在不行也可以帶部隊裡去。
舒月走之前,跟三小隻說了,自己要去市裡買布,問他們有沒有想要的東西。
程白鷺依舊惦記著她的衣服,強調要紅色的。
程白楊說要吃桃酥。舒蘭搖了搖頭,表示不要。
舒月告訴她,會看著給她買的。
今天是週日,謝秋珊學校沒課,她把孩子交給婆婆,吃過早飯就來敲門叫舒月。
兩人跟著一起到碼頭,經過大概兩個半小時,輪船九點半就靠岸了。
連城市屬於中等城市,比原身出生地河東市要大一些,城市建設看上去也更加氣派。
謝秋珊來過幾次,賣布、賣食品的地方知道在哪兒,她們搭乘公交車直奔目的地,先去買布。
到了地方一看,門頭正中間上寫著「百貨大樓」幾個字,旁邊還寫著「生活服務市場」。
這是一座三層的小樓,據說建於一九五三年,是俄國人設計的。類似的建築在現代北方的某些城市仍然可以見到。
走進去以後,相比鎮上和島上的供銷社,可以說是琳琅滿目了。
不過在舒月眼裡,依舊覺得挺簡陋的。
心裡感慨:見過「大」世面貌似也不是什麼好事,這導致她眼光很挑剔,看什麼東西都覺得「不怎麼樣」。
不過這裡已經是全市最高檔的商場了,能買到腳踏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四大件,還有賣紙張、作業本、鉛筆鋼筆、玩具的。她們走上二樓,放眼望去,大半的地方是賣服裝的。有賣成衣的區域,賣布匹的區域,還有賣鞋的區域。
成衣區有三個大姐守著櫃檯,她們看到舒月和謝秋珊走過來,發現從長相氣質到打扮二人都屬於出挑的,一看就不是買不起的窮人,所以還熱情的問了一句:「買衣服?」一個四十歲左右的長髮大姐推薦:「這種套裝,是今年的新款。」
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連衣裙還挺流行,國人叫布拉吉。但是大運動開始後,旗袍、短裙不能隨便穿,因為象徵著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傳出去可能還要受到批判。所以能穿的款式非常有限。
舒月沒什麼看上的成衣,她打算買布自己做,正好練練手了,而且價格要便宜幾倍。
謝秋珊也是一樣的打算。她的布拉吉壓了箱底,現在也不喜歡買衣服了,能自己做就自己做。自從家裡有了縫紉機,做衣服這門手藝已經學會了。
她們走到買布的櫃檯前邊,兩個大姐正在閒聊,看見她們也只瞥了一眼,便繼續聊她們的。
這個態度在國營商店很正常,她們是吃公家飯的,沒有背銷售業績指標,不需要熱情拉客,不需要有服務意識,顧客選好了告訴她們就行。
這是個體面工作,她們眉眼間自帶一種高傲的優越感。
不過這裡的布匹種類和顏色,確實比島上的商店裡好多了,挑選起來更容易。
舒月給自己選了一塊綠色碎花,一塊白色的棉布,找了半天程白鷺要求的紅色,結果櫃檯大姐告訴她沒有。有一種橙紅色,也非常亮眼,而且很少見。她決定,就買這個顏色。
謝秋珊除了給自己和女兒買以外,還給婆婆扯了幾尺灰棕色花紋的布料。
舒月好奇:「怎麼這塊布顏色這麼老氣?感覺跟你不襯。」
謝秋珊悄聲說:「給婆婆的,給她做幾身衣服,她快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