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一陣倉促的馬蹄聲,直入宮城去。
宋熙瑤站在馬蹄聲的迴音中,有些失了魂魄。
她要去替祖母擊下去。可她的手再也提不起來。
宋熙瑤心中像是有座高山塌了下去。她這是才發覺,原來山後有那麼多的風暴與毒日。
她跪在中央,慢慢合上眼。
半夢半醒中,她聽見有人在她耳側輕喚著什麼。
「……沒事啦!快起來吧。」
☆、第三十九章
戚國來犯,在邊境大加挑釁,致使皇帝怒而親徵。
親徵前,他大赦天下,宋翼被免除死罪,囚於獄中。
戚國人多次騷擾搶掠大昭百姓,卻被當地官員按下訊息,不得上報。將士糧草受限、人手不足,書信只能由喬裝為平民的兵士送至蓬京,再想方設法呈遞與御前。
葉奚羽與傳信的兵士相熟,待宋熙瑤沖至宮門前,他便與那兵士相見,要了所有堆積的訊息,託人謄寫,找人呈予皇帝。
為了皇帝親徵,徭役與賦稅都加重了許多,民眾皆敢怒不敢言。
在皇帝的旨意前,這些平日裡拖沓成性的官員極快地完成了皇帝親徵前的所有準備。
宋府散了許多下人以節省開支。由於宋熙瑤一直未嫁,四娘與五孃的婚事如今愈發難成,府內的一些人便開始說起閒話,連對宋熙瑤這個名義上的「公主」都沒了應有的尊敬。
她最初是不在意的,只想著為大哥尋一個真相,這些閒言碎語皆是身外之物。然而久久地浸潤在這般境況之下,宋熙瑤漸漸地,只願縮在自己院子裡,甚至去照顧祖母,都要選個無人的時機去。
戰事逐漸成了許多人的談資,宋熙瑤每日在院內靜不下心來,便讓侍女們去外頭打聽,也讓她們替她與葉奚羽來往書信,以獲取百姓對戰事的見解與最為真實的訊息。
顧景塵果真上了戰場。
撤下週常後,在他的計策下,戚軍勢如破竹,渙散的昭軍被擊退百餘裡,一大片的大昭土地被戚國盡收入囊中。
「雖說戚軍以勇猛聞名,但十年前昭軍仍擊退了他們。而如今,如同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病夫。」宋熙瑤託著下巴,看著眼前的輿圖,不禁嘆口氣,「若是哥哥能去,定不會有如此蠢事。」
窗外的綠色愈加濃厚,日光也暖和起來,可宋熙瑤坐在窗側,怎麼也舒展不開眉頭。
如同在這多事之時,還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似的。
宋熙瑤起身在院子裡來回走著,試圖消解心中不安。然而剛路過門口,便瞧見頌菊急急地朝這邊衝來。
該來的還是來了。
這些日子裡,宋老夫人的境況愈加地差。宋熙瑤每回去,都能發覺祖母的眸子渾濁幾分。
她上一回跑得這般快,還是在逃出宮的那一夜。
梨落院聚了很多人,見宋熙瑤一來,許多人便收了虛假的淚,冷眼瞧過來。
「你也知道來?」宋熙瑤五伯母乜斜著眼,「你這般不孝女,莫要去髒了老夫人的眼。」
宋熙瑤這些日子已然對這般言語頗為習慣,卻仍不免聽了心一痛。
她自小被宋老夫人撫養長大,自以為是宋老夫人最為寵愛的孫女。然而如今的這一切,都能說是她所致。
若她聽話早早嫁人,便不會有替嫁之時;若她乖乖嫁過去,便不會激起朝堂上一波又一波的亂事……
她確實不該來此。
宋熙瑤鼻尖一酸,埋下頭,便要離去。
「阿筠……」
屋內一聲遊絲般的輕喚,教宋熙瑤的腳步在瞬時凝固。
「老夫人,這兒這麼多兒孫在此,何必叫最不省心的那個?」
「阿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