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只是淮王妃莫是忘了本宮還是諸位皇子的嫡母,亦是皇家兒媳的嫡母。」
「不曾忘!」
皇后道,「你既然記得便該明白,你入淮王府三年一無所成,這在民間已是犯了七出之條,如今又不滿淮王納側妃一事,犯了嫉妒,更是言語無狀,對本宮不敬,種種錯誤並犯,本宮可以將你……」
「皇后娘娘是想廢棄清樂的王妃之位嗎?」
皇后雖有這心思,但又怎會擺在明面,落人口實呢?她這番說辭不過是想威懾清樂而已,「你……」
清樂緊接著道,「皇后娘娘若是對清樂不滿,對泰二小姐為妾不滿儘管直言便是了,又何必兜這麼大的圈,廢這般多的心思給清樂安這麼些罪狀呢?」
「淮王妃你……」
「皇后娘娘放心,清樂有自知之明,斷不用您這般煞費苦心,逼迫於我,清樂這就向陛下請離王妃之位……」清樂說罷也不等眾人反應,轉身便出了鳳儀殿。
清樂之言實在過於駭人,以至於皇后她們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
待她們回過神來,清樂已經走遠了。
皇后一想到清樂的話,再聯想到皇帝的反應,頓時臉色蒼白了起來,此時的她已經顧不及多想為何事情會演變成這般地步。
若是今日讓淮王妃請離了王妃之位,旁人不會再去追究其中隱情為何,只會說她這個皇后咄咄逼人,為了泰二小姐入主淮王府而逼得淮王妃自請下堂。
甚至泰二小姐的自盡都會變成逼迫,一切的一切都會顛倒過來,所有的文臣武將將會偏向清樂來指責她這個中宮皇后。
更何況晉王府還有個晉王在。
瞬息之間,皇后已將事情的後果想了個通透。
瑜嬪亦被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抱怨著,「這淮王妃真是膽大……」
皇后猛的站了起來,神態瘋魔的喊道, 「快攔下她……」
第22章 曾許白首約
可皇后註定要失望了,清樂既然早有準備,又豈會真的讓皇后阻攔呢!
待皇后的人趕過來時,清樂早已進了臨元帝的勤政殿了。
誰也不知道清樂和臨元帝說了什麼,又說了幾分,只是被牽扯其中的皇后以及赴宴的娘娘們,在沒得到確切的訊息時,怕是一刻都不得安寧了。
清樂呆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便紅著眼眶離開了皇宮。
回到淮王府後清樂當機立斷的讓玉喜收拾行李回了晉王府,待淮王接到宮中的訊息時,回府已尋不到清樂的身影。
淮王是個聰明人,雖不十分清楚宮中發生了何事,但能準確的從季妃的隻言片語中猜測幾分,當即便到了晉王府負荊請罪,請求接回淮王妃。
晉王亦是個有魄力的,即便淮王態度謙卑,但他在得知清樂在宮中受到的委屈,還有事情的來龍去脈時,不顧旁人眼光,強硬的將淮王打了出去。
第二日早朝,不等皇后佈置下的言官告狀,晉王先發制人的便紅著眼眶請求臨元帝降旨讓淮王與清樂和離,聲言教女無妨,不能勝任王妃之位。
眾臣勸解,臨元帝亦讓其再三考慮。
晉王道,「臣與元珺就這麼一個閨女,自幼寵在手心,清樂就是臣的命根啊,臣不敢多加考慮,還請陛下降旨賜離!」
話已至此,臨元帝沉默了。
淮王猛地跪求臨元帝,「父皇,兒臣不願和離,求父皇三思……」
儘管晉王當眾請求和離一事實在震撼了他,但在如今正是爭褚的緊要時段,失去清樂這個王妃於淮王而言無疑是自斷臂膀。
況且淮王也不敢保證晉王會否因為和離一事而遷怒淮王府。
如今他因為部下失職,連連犯錯,已在父皇和大臣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