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第1/2 頁)
格蕾絲總是會抽時間進行實地考察,以判斷這些人是否真的是在做慈善。
畢竟現在的濟貧院、孤兒院、遊民食堂、修女院等等慈善機構,十個有九個都不能真的算是做慈善。
至少格蕾絲覺得,讓流浪漢敲碎一百多磅的石頭,然後給他吃兩塊硬得像磚頭的巴掌大的小麵包算不上是慈善。(2)
因為如果流浪漢能在外面找到同樣的工作的話,即使遇到最吝嗇的僱主,他至少也該得上一個先令,買上六個能填飽肚子的黑麵包。
一般這種虐待、羞辱窮人的慈善機構,格蕾絲會讓它們的負責人有多遠滾多遠。
不過奧利弗夫人的所成立的修道院顯然不在此列。
實際上奧利弗夫人的修道院是兩個互相連通的寬敞院落,而非是一個。
在這兩個院落裡,分別住著一群孩子和一群被奧利弗夫人解救的失足婦女。
奧利弗夫人為人確實頗有慈愛之心,這個四十出頭的女人在名流雲集的倫敦算不上多麼富裕,因此也只能在郊區買上這麼兩個院落,用來安置那些可憐人。
而且與其他高高在上的「道德標杆」不同,奧利弗對待失足婦女相對寬容。
格蕾絲曾經去過很多標榜著「改造」失足婦女名頭的修道院。
那些曾經做過不光彩行業,或是識人不清被騙失身的女人來到這些地方,所做的工作就是「清洗」。
她們每天都要為一些中產家庭浣洗衣物,以求自己能夠被「淨化」。
格蕾絲對此嗤之以鼻。
想想這些修道院裡妓·女和被騙的女僕的數量,便可以推算出,整個英國有著五倍於這些女人數量的嫖·客和負心漢。
英國政府和慈善機構與其每天想著怎麼「淨化」失足婦女,倒不如每年篩查一下那些管不住下半身的男人,及時對他們進行化學
閹割,倒是可以有效減少失足婦女的數量。
而奧利弗夫人最讓格蕾絲欣賞的一點,就是她從不強制失足婦女從事洗衣女工的工作,反而積極地鼓勵她們學習其他更有技術含量的生活技能。
據說她的修道院裡,還培養出過不少擅長記錄的女速記員。
不過可想而知的是,要維持這麼多人的生計,奧利弗夫人自己自然是投入頗多。
即便如此,她的可用資金仍是捉襟見肘,時有短缺。
格蕾絲在半個月前曾經資助過奧利弗夫人一些錢,讓她能夠買下一個新的院落,安置越來越多的失足婦女和孩童。
眼下她看著這個樸素的信封,猜測奧利弗夫人可能是又遇到了困難。
因為她在格蕾絲這裡支取的錢算不上太多,在其他人恨不得讓格蕾絲捐贈十萬英鎊的時候,奧利弗夫人根據房地產市場行情,僅僅向格蕾絲索要了剛好能夠買下一個郊區院落的錢。
要格蕾絲來說,奧利弗夫人也許自己還要搭進去不少錢。
不過當她拆開信封的時候,卻發現奧利弗夫人說的事和錢並沒有太大關係。
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敬愛的克里斯蒂先生:
日安!
首先,請允許我再次向公爵大人的慷慨,以及您的熱情幫助致謝。
不過,讓我深感愧疚的是,眼下我也許又要給您添上一樁麻煩。
就在三天前,我在米徹姆郊區發現了一處合適的院落。這個院落比我預想中的要大的多,裡麵包含的幾棟房子也相當不錯。
而且令人震驚的是,這處院落的售價只有市價的一半,您贈送我的那張支票足以買下它,甚至還有所富餘。
說到這,您恐怕會覺得我遇到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一開始我也這樣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