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分工的方法自然還是按照之前的包田的方式。
何雪卿依舊和裴雲松一起。
因為何雪卿插秧慢,裴雲松乾脆就讓她幫他到秧底田薅秧,然後給送到水田給他。
他還順便給何雪卿找了個秧凳。
和普通凳子的區別是秧凳下面不是四條腿,而是類似船型的板子,放在田裡面不會陷下去,人坐著正好。
動的時候只需要滑一下就好了。
如是也幹了半個多月,才算把插秧的活解決。
饒是有裴雲松擔著大頭,何雪卿也累的半死。
值得一提的是從之前種地到現在插秧結束,這都快一個月了,居然一滴雨水沒下,和之前那段天天下雨的日子完全反著來。
為了地裡面的莊稼,張成河只能讓人挖塘漏放水不說,還要挑水到地面去灌溉。
這一系列的動作下來,饒是他們這裡塘多,每個塘裡面的水也都去的七七八八了,而且每個水塘裡面幾乎都是一片混沌。
好些平日裡在水塘挑水吃的人家不得不繞遠路挑井水吃。
結果等到秧插好了,地裡面也都灌溉好了,天又忽然變了。
開始陰天了。
只要走出去就能聽見生產隊裡面一片罵孃的聲音。
裴雲松趁著下雨不用上工,去了一趟縣城。
何雪卿本來也打算去的,但想想每次去都吐得死去活來,加上家裡面也沒有足夠的雨具,就放棄了。
不過她倒是讓裴雲松記得幫她把從新華書店訂購的報紙還有雜誌帶回來。
不止如此,裴雲松回來的時候還帶了另外一個超級大的包裹。
第30章 :捉魚
何雪卿對裴雲松的包裹有點好奇,畢竟這人這麼悶,看著還真不像有什麼朋友的模樣。
不過轉念一想,裴雲松當兵多年,興許是戰友寄來的東西也不一定。
收下這段時間的報紙和雜誌後,何雪卿隨便翻翻就先放到了一邊。
不是她不打算看,而是她這段時間跟著忙前忙後,稿子一直都沒寫好,這會兒正煩著呢,靜不下來也就沒什麼心情看書。
裴雲松的腳程快,便是從縣城跑了個來回,現在還不到吃午飯的時間。
等到午飯過後,何雪卿繼續糾結她的稿子,而裴雲松也在收拾他的包裹。
兩人誰也不幹擾誰。
何雪卿這邊剛起了個開頭,就聽見有人在外面敲鑼,扯著嗓子大喊道:「逮魚啦逮魚啦啊,大隊長說了就今天半天啊,每個隊都可以逮魚,咱們二隊的只能在門前塘還有溪口塘兩個地方啊,誰逮到就是誰的,不用上交,快點了,快點出來逮魚了,晚了就沒了啊,逮魚了逮魚了啊……」
何雪卿倏地放下筆,跑到門口扒著門框往外看,外面一溜煙的人拿著各種工具盯著綿密的細雨,跑的飛快。
一個個臉上都笑嘻嘻的,高興的緊。
何雪卿來了這麼久還沒嘗到魚的滋味呢,也跟著心癢癢了起來。
她噠噠噠跑進屋裡面,裴雲松不知道什麼時候收拾好了,這會兒正拿著一封信在看。
何雪卿沒進去,站在門口喊他,「三哥,隊裡面再敲鑼喊逮魚啦,我們也去吧,我看好多人都去了,晚了說不定就沒了。」
裴雲松點頭,合上手上的信,對何雪卿道:「你去拿網,在廚房碗櫃後面掛著。」
「好。」何雪卿又噠噠噠跑走,還不忘招呼裴雲松道:「三哥你快點。」
門前塘離他們家進,兩人就選了門前塘。
到了門前塘的時候,裡面烏壓壓擠了一堆人,除了個別太小的孩子在岸上外,全部都下了水。
不少人早就成了泥人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