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這不成了他一心圖謀爵位,逼著長房的侄兒在家中立不住腳,把侄兒逼走想要霸佔承恩公府的陰險小人了麼?
本來,戚二老爺還想拿著戚恪回了京都卻不肯回家門這件事來給戚恪扣個罪名。
如今,罪名是別想了。
戚恪在旁人眼中,如今深有苦衷。
二房霸佔了承恩公府,把長房正經的嫡出子女給逼走,從前的溫和君子,如今在世人眼中就成了偽君子。
不僅如此,宮中的戚皇后也被人非議。
奪走妹妹的皇后之位,逼迫弟弟讓爵,這做長姐的,是不是有點問題?
更讓承恩公不敢置信的是,因帝後情深,皇帝本就想表達自己對戚皇后的優容,因此戚鸞哭著央求,他頓時一口答應,寫了冊封世子的詔書,直接將世子之位封給了戚二老爺的外室之子。
這就更讓人惶恐了……一紙皇命之下,竟然連勛貴爵位都可以這樣任性兒戲,這像話麼?
這誰家不惶恐啊?!
那些曾經有著嫡長名分的,如今瞧著府中的弟弟都覺得胃疼。
皇帝與承恩公府開了個壞頭。
日後,若是庶出的,外室的都想搶奪爵位,都不能算是痴心妄想了。
因為皇帝不都認可這樣的事情了麼?
這才是會動搖勛貴門楣的大事。
因這一件事,朝中最近不說別的了,只專注在彈劾戚皇后肆意妄為,彈劾皇帝聽信讒言,破口大罵承恩公府嫡庶不分,不分倫常,連帶著也大罵戚太后,連孃家都管不好,竟不知勸諫皇帝不可肆意妄為,竟然還預設了這樣的做法,這是一個太后可以做的事情麼?
若當真嫡庶不分,若當真連個外室子都能做承恩公世子,那當初,先皇駕崩,繼承皇位的為何是皇帝?
為何不是出身尋常的皇長子魏王?!
戚太后母子佔著嫡出的,名正言順的好處,如今卻倒行逆施,把個外室子捧起來做承恩公世子,這是人幹的事麼?
朝堂之上,皇帝從未見過群情洶湧成這樣,一時膽怯極了。
看著那些御史面目猙獰挽著袖子破口大罵,指著承恩公罵到承恩公臉上去,皇帝看著這些文人只覺得害怕極了。
他在這樣洶湧紛爭,爭吵得彷彿連大殿都震動不堪中甚至不知道該做什麼,只訥訥了兩聲,可那微弱的聲音在御史們的高聲裡被淹沒得完全不能被人聽見。那紛爭的朝堂,頓時讓皇帝覺得無力起來。
「夠了!」就在爭吵與紛爭之中,魏王便冷冷地開口。
他如同定海神針一般站在紛亂的群臣之中,站在那裡,就讓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御史們慢慢都不罵了。
皇帝不敢置信地看著魏王!
他,他怎麼能……
當皇帝都無力控制朝堂的時候,魏王怎麼敢這樣震懾了朝堂?
那不是顯得皇帝是個廢物麼?
皇帝一下子就不舒坦了。
特別是剛剛他聽到有人提及,先皇長子魏王也同樣可以繼承皇位。
既然戚家,戚太后與皇帝都承認外室子可以做承恩公世子,那魏王的血脈可比外室子高貴多了。
在皇帝沒有出世的那段時光裡,魏王好歹是先皇承認了的唯一的皇子。
別管先皇多嫌棄,多麼不情願,可他就是先皇的皇長子。
那想必,戚太后母子應該也會認同魏王擁有可以繼承先皇一切的資格。
紛紛亂亂之中,魏王的身份竟然這樣塵埃落定,什麼卑賤的出身不配做皇帝之類的,全都被戚太后母子打破,如今他又萬眾矚目起來。
且比起那個在群臣紛爭之中只知道瑟瑟發抖,不知所措的皇帝,在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