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三次政治變局(第1/2 頁)
嬴政的這個問題,讓蕭盼盼陷入了到了沉思和無措當中。她知道,這位皇帝陛下問的已經不是具體的執行政策了,而是一個高度概念化的東西,一個在意識形態上,消解掉六國影響力的東西。
理解到這一點後,蕭盼盼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說法,中國男人的四種極致追求,聖人,英雄,詩人和皇帝。
對應著這四個稱號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諸葛亮,霍去病,李白和嬴政。
此時此刻,蕭盼盼覺得這個說法在聚焦到嬴政這位始皇帝身上時,絕對是貼切的。這位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大範圍權力集中的皇帝,自覺無比的提出了一個皇帝才會思考的問題,簡直是太順理成章了。
“除了我之前提到的休養生息和各種能讓百姓平穩生活的具體政策外,要消解掉六國對自己故地百姓的影響力,最好的切入點就是增加民眾對秦國的歸屬感,而這份歸屬感關係到您的這個秦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嬴政思索著蕭盼盼的話,但並沒有什麼收穫,於是他耐心的等待著。
“我之前在談論漢武帝的功績時,說過他讓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核心,重塑了中華文明的意識形態。而您的問題,恰好就跟這件事有關。”
已經離開了咸陽,正在前往雍城督導度田事宜的李斯,聽到蕭盼盼的這一說法,心中就忍不住一陣鈍痛。在他看來,這樣重大的事情本應該由自己去主導完成的,但現在,他最多隻剩下了參謀的權力而已。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秦漢這個時代是對華夏文明第二次政治大變局進行梳理和總結的時代,如果在歷史的程序中,秦國沒有二世而亡,那這份歷史使命就必然會落在秦帝國的身上。但事實顯然不是如此,好在漢帝國給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彌補了秦國缺考帶來的歷史問題。”
嬴政不滿地撇了撇嘴,劉徹得意的揚了揚頭。
“何為政治變局?”嬴政提問。
“簡化的說法就是經濟基礎和生產關係出現了顛覆性的改變。”蕭盼盼頓了頓,暫時沒有去解釋這兩個新的詞彙,“比如第一次的政治變局大概可以指向周王朝的建立,既夏商奴隸帝國向周代封建帝國的轉變,具體的政策表現就是周公頒佈的周禮。”
說到這,嬴政瞬間就明白了第二次政治變局代表的是什麼,而蕭盼盼的回答也證實了他的想法。
“第二次政治大變局的發生時間,大概就是你們古時候所說的,周室衰微,禮崩樂壞的這個階段。整個華夏大地用了大約五百四十年的時間,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文化探索和社會實踐,最後以商鞅變法的勝出,實現了對第二次政治大變局有效應對。”
蕭盼盼頓了頓,“因為秦國的早亡,漢帝國接管了對這一時代的總結,從而形成了以軍功貴族和士族門閥為主要統治階級的帝國王朝時代。”
聽了這段時間的直播,嬴政也算是對門閥士族這個概念有了足夠的認識,接著他自然推演出了所謂的第三次政治大變局的內涵,就是門閥士族的退場和庶族地主的崛起。
“之前我提到過,唐末之後,門閥士族被直接一鍋燴了,庶族地主登上了歷史舞臺。”說到這蕭盼盼忍不住嘆了口氣,“在這裡我提前說一下,和漢朝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時代答卷不同,宋朝在面對新的政治局面時,交出的歷史答卷直接就是不及格!”
趙匡胤此時已經躺平了,麻了。
只有無數宋代的錦繡文人們感到了極度的不滿。
“由於宋朝沒有給出新時代下的有效治國經驗,於是直接導致了明朝要為宋朝的錯誤實踐補課,甚至買單。也就是說,從唐末藩鎮,到五代混亂,再到兩宋沉淪這段期間所有要面對的時代問題,明朝都需要去重新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