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鑄幣稅和民心(第1/3 頁)
“首先,什麼是貨幣?”蕭盼盼先丟擲了一個問題,然後停頓了片刻,方便看直播的人思考一下。
於是一個彷彿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問題,瞬間就把古代精英大佬幹廢了。一個普通老百姓可以張口就來,貨幣就是錢,就是買糧食,布匹,農具的東西。但一個重臣,一個皇帝真的也只是這麼張口就來的話,那他們也就不用坐在那個位置上了。
更何況這些人還看了這麼久的直播,他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過蕭盼盼對於貨幣定義的一些隻言片語了,比如貨幣只是財富的一個標的。
故作高深的讓古人去想了想後,蕭盼盼說道,“剛剛我大致介紹了一下漢武帝時期因為貨幣政策的失誤,而造成的社會動盪,那這份動盪究竟是因什麼而起的呢?”
蕭盼盼再次停頓了幾秒,“因為朝廷發的貨幣不值錢。在劉徹先生不斷探索的貨幣改革實踐中,曾經出現了一種貨幣叫白金幣,它分成了三類,龍幣,馬幣,龜幣。它們分別值3000錢,500錢,300錢。其原料還不全是當時主要流通的銅,還有銀和錫。”
光幕裡配合的出現了三種貨幣的基本樣式,在看見上面雕刻的動物花紋後,武帝朝和之前朝代的人,理解了為什麼皇帝會給這種貨幣取這樣的名字。
“你漢武帝張口就來,一枚馬幣值500錢,憑什麼?憑它內部本身有價值五百錢的銅嗎?這種東西老百姓是不會去用的,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沒途徑的老百姓直接以物易物,有途徑的直接造假幣來套現真的銅錢。畢竟一枚龍幣可值3000錢啊。”
蕭盼盼無語的一笑,然後再次提出了問題,“為什麼劉徹先生會發行這種貨幣呢?”
很多大人物們自然明白其中的原由。
“因為他本人也在藉此套利。這個利在哪?“蕭盼盼頓了頓,”我們假設一枚龍幣的製造成本只有十文錢,那漢武帝透過這枚被定價為3000錢的龍幣在市場上的流通,就能獲得2990文的直接利潤,貨幣制造成本與貨幣面值之間的差額就是鑄幣稅。”
霎那間,所有進入貨幣時代的普通的百姓們震動了。先是驚恐,然後是無奈,最後是覺得荒誕,接著他們中的一些人悟出了一個道理,難怪這麼多人想當皇帝,原來皇帝賺錢這麼簡單!
老百姓們理解了,大人物們就頭疼了,這種事是能公開說的嗎?但蕭盼盼彷彿能猜到他們的想法一樣,很快就補充道。
“不用覺得讓老百姓知道了這些,朝廷就完蛋。貨幣的使用和普及是自然規律,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出現的,既然如此,每個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人,就都逃不出鑄幣稅的手掌心。”
蕭盼盼攤手,“肯定有人在想,我就以物易物,我就不用你朝廷發的貨幣。這個想法是有可操作性的,但你得把自己排斥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之外。以物易物的前提是需求,甲需要乙的某個東西,所以甲拿自己家的糧食去換,但乙如果不缺糧食呢?或者說乙不想換呢?”
“到了更大規模的交易中,甚至跨地域的交易中,這種以物易物又該怎麼去實踐呢?不可能每次交易我都要帶一大車的米,你都要帶同等價值的布和我換吧。而且,你怎麼去判斷我一大車的米值你一大車的布呢?”
“所以貨幣是必然會在社會發展中誕生的,而這也是貨幣的定義之一,一般等價物,即用來衡量其它商品的價值,並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
對於這一定義,無數古代的精英們都忍不住拍案叫絕,簡單明瞭,而且暗含了貨幣發展的歷史原因,甚至有些文人當即就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決定,以後科考裡可以加一道考題,闡述貨幣這個詞的含義。
於是,蕭盼盼無形中讓某些時代的名詞解析題變得怪異,但又進步了起來。
“現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