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開始出現了問題(第1/2 頁)
聽到“他”的意見得到執行後,各時空的帝王將相們明白了,這次也贏了。
“敵軍方面,何應欽見進軍順利於是就飄了,下令右路軍突進,隨即鑽入我軍包圍網。右路軍第二十七師全軍覆沒,師長公秉藩被俘,全師上萬人,五天後只收容到一千五百人左右。”
“右路軍第四十七師也遭遇伏擊,全軍被俘近三千人。四十三師被擊潰,何應欽命五十四師增援,五十四師不動如山,藉口援助不到,自行撤退。”
看著光幕裡的行軍路線,經常帶兵打仗的古代將領們忍不住搖頭。
“中路軍方面,高樹勳的二十七師先頭部隊被伏擊,其師部上前增援被包圍,高樹勳丟掉部隊才得以逃脫,第二十七傷亡官兵達兩千餘人,並被擊潰。”
“左路軍因為中,右兩路軍的失敗,故而回師贛州。我軍集中主力圍攻廣昌,胡祖玉的第五師受到重創,其本人也重傷身亡,佔領建寧的第五十六師也遭到圍攻,八千多人最後只剩下五百餘人。”
“第二次反圍剿,從五月十六日起至三十一日。共計十五天,一方面軍橫掃七百餘里,五戰五捷,殲敵三萬餘人,繳槍二萬餘支,打破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其後,我軍乘勝轉入進攻,分兵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籌糧籌款,解放了贛東,閩西的黎川、南豐、建寧、泰寧、寧化、長汀等廣大地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根據地。”
“此戰結束後,六月底,“他”接替某英的領導職位,某英改為副職。”
這樣的勝利著實讓各朝各代的人感嘆,但長期在政治漩渦中泡大的人,已經從蕭盼盼的隻言片語看見了危機。
“南京方面自然不會甘心,J總在六月二十一日趕赴南昌,改組南昌行營,親自擔任圍剿總司令,一方面從各地調集軍隊,一方面也集結了自己的嫡系部隊,準備第三次圍剿。”
“這次的兵力共三十萬,組成了四個兵團,同時還調來了五隊空軍協同作戰。”蕭盼盼砸了咂嘴,“他改變了上次步步為營的策略,採取長驅直入的快速突進,並將軍隊分成了兩個軍團,左翼依然由何應欽指揮,右翼由當時的廣東省一把手陳銘樞指揮。”
居然還用這個人?一些古人感到吃驚。
倒是當皇帝的很理解,為什麼這位總統還要用這個敗軍之將。
“此戰的目的是趁我軍的休整不足,以十倍兵力進行突襲,企圖一鼓殲滅。”
這次的結果會是如何呢?諸葛亮思考著。
“第三次圍剿和前兩次一樣,一開始敵軍進展十分順利。我軍方面則因為第二次反圍剿作戰的疲憊,只能倉促應戰。但依然實現了調動敵人的目的,抓住戰機在蓮塘、良村和黃陂重創了上官雲相的第四十七師和郝夢齡的第五十四師,一度佔據主動。”
“但很快,我軍主力又在八月十六日陷入敵軍的重兵包圍,只是敵軍未能抓住戰機,我軍於八月底跳出包圍圈。”
“為了改變被動局面,我軍於九月七日至日,與蔣鼎文第九師、韓德勤的第五十二師在白石、張家背一帶激戰,此戰勝利。但在和第六十師、第六十一師在高興圩激戰時,我軍主力損失慘重。”
“整個第三次圍剿與前兩次相比,敵軍基本控制戰場局面,我軍多次陷入被動,接連受到挫折。但總體上我軍依然取得了勝利,以三萬人的兵力,殲敵7個師,17個團,俘虜一萬五千餘人,繳槍兩萬支。”
“而在差不多同一時間,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入侵東北。與此同時兩廣軍隊聯合反對J,故而最終使得J總不得不撤軍。第三次圍剿就此結束。”
這段敘述讓各代的帝王將相們理解了蕭盼盼說的名義上統一是怎麼回事。
“此次反圍剿勝利後,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