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朱允炆明悟!(第1/3 頁)
大明世界。
建文時期。
“來人!”
“宣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進殿!”
朱允炆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隨後竟是直接宣三人進殿。
他實在忍不了了,他想從現在開始。
改變歷史軌跡。
讓自己犯下的大錯,從此不再出現!
......
【在朱允炆的精心組織下,新一輪的攻勢開始展開。】
【此時,鐵鉉和盛庸在濟南城成功阻擊了燕軍,為明朝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這場勝利讓朱允炆信心倍增,他深信自己能夠重新掌握戰局的主動權。】
【盛庸,這位百戰將軍,是朱元璋為朱允炆留下的得力助手。】
【他經驗豐富,戰功卓著,被朱允炆任命為主將,負責抵禦燕軍的進攻。】
【建文二年十一月,盛庸率軍與燕軍在東昌展開激戰。】
【在這場戰鬥中,盛庸展現出了出色的指揮才能和頑強的戰鬥精神,成功擊敗了燕軍,甚至差點捉住朱棣(主要是因為朱允炆的那句“勿使朕負殺叔之名!”)。】
【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朝廷軍隊接連取得了重大勝利,讓朱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深感自己處境艱險,勝利的希望渺茫。然而,儘管朝廷軍隊在戰場上佔據了上風,卻也無法一舉消滅朱棣的勢力。】
【戰事一直持續到建文三年年底,朱棣率領的燕軍在河北、山東一帶徘徊,未能取得任何顯著的進展。他們面臨的困境愈發嚴重,距離成功似乎遙不可及。】
【這種局面的形成,從根本上說是由雙方實力對比所決定的。然而,朱棣卻是一個不屈不撓、敢於挑戰命運的人。他深知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奮力一搏。】
【姚廣孝告訴朱棣,為什麼不直取南京,奪取天下?】
【姚廣孝提醒朱棣,不要過分糾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因為燕軍並不具備持久作戰的能力。他建議朱棣採取更為大膽的行動,直接進攻防守薄弱的南京,以迅速掌握天下。】
【朱棣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議,揮軍南下,直取南京。】
【在朱棣的征戰過程中,鐵鉉和徐輝祖這兩位將領曾多次成功阻擊燕軍,讓朱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其中,徐輝祖更是表現出色,多次擊敗朱棣,使得朱棣一度心生放棄之念。】
【然而,大將朱能卻鼓勵朱棣不要輕易放棄。】
【他以漢高祖劉邦為例,指出劉邦在取得天下的過程中也曾屢戰屢敗,但最終仍能成功。他激勵朱棣要堅定信心,繼續與朝廷軍隊展開激戰。】
【後來朱允炆聽信謠言(可能是受到朱棣指使的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搞的鬼),將徐輝祖調回去了,朱棣這才得以繼續進軍。】
【在建文四年六月,燕軍將南京城圍得如鐵桶一般,密不透風。面對這樣的局勢,南京城內的官員和士兵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恐懼。】
【然而,還沒等朱棣下令攻城,李景隆與谷王朱橞就做出了驚人的舉動——他們開啟了南京城的大門,向燕軍投降。】
【這一舉動讓燕軍順利地進入了南京城,南京城內的防禦瞬間崩潰。】
【靖難之役無疑是一場充滿戲劇性和不可思議的戰爭。如果朱允炆能夠稍微展現出一些正常的管理和決策能力,朱棣取得成功的機會將會大大降低。】
【然而,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卻令人失望。他頻頻做出錯誤的決策,彷彿在主動將自己手中的好牌打爛。】
【這種頻繁的失誤和不當行為,讓朱允炆失去了原本的優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