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道靜和尚立石碑(第1/3 頁)
山勢陡峭,大雨過後的山路泥濘溼滑,而且很多地方被泥石斷木阻斷,羅曉跟著劉旺盛這一路連攀帶爬,到下午才穿過滑坡區到達山頂。
羅曉站在高處舉目眺望,見山下公路被泥石流分割成好幾段,而沿山腳而流的大屋河也被滑坡的山體阻塞,形成了一個堰塞湖。山下挖掘機、渣土車正忙碌著,看來這次受災還比較嚴重,好在滑坡地區沒有村鎮,否則不知要造成多少傷亡。
兩人在山頂休息了片刻,劉旺盛指著遠處的一座山峰告訴羅曉,林場就在那座山的半山腰,他們翻過這座山,後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就這樣兩人又花了大半天時間,天擦黑了才趕到大屋山林場。
這個大屋山林場屬於國營林場,林場建在深山,公路只通到山腳,但因為大屋河的一條支流途經林場,每年夏季河水上漲時,林場工人便將木材順著大屋河放排而下,這樣便解決了林場木材的運輸問題。
現在這個季節林場基本沒有什麼活幹,因此工人也少,兩人進了林場大門沒有看到一個人影,找了一圈才看到最裡面的一個屋棚有燈光。
走到門邊,見屋裡有三個工人正圍著一堆柴火在鬥地主,三人玩得正酣,沒有注意到兩人。
“請問,二娃兄弟在嗎?”劉旺盛笑著掏出兜裡的香菸,一邊進屋給三人散煙一邊問道。
“我就是,哦,是不是劉哥?”靠裡面的一個年輕人忙起身問道。
見劉旺盛點頭,那年輕人把手上的撲克牌朝桌子一扔,說道“不玩了,不玩了,有客人要招呼.”
說罷客氣的接過劉旺盛手中的包,帶著二人從屋棚出來。
“大哥昨天晚上給電話了,說劉哥到山裡搞點藥材,要在這裡住幾天。劉哥,你放心這林場裡我說了還算數,有什麼事情隨時招呼。”
說著二娃將兩人帶到一個木屋前,招呼二人進來。二娃將手上的包放到屋裡後,客氣的說道:“這幾天山路斷了,二位在山裡折騰了一天,肯定也夠累。你們先休息下,我馬上給你們把火盆和吃的弄來。”
羅曉打量屋內,見原木搭建的木屋內有一個木桌和幾把木椅,靠牆搭著一個大通鋪,床鋪上已經鋪上乾淨的床單被子,屋頂吊有電燈,牆邊也有插座和電扇,雖然簡陋但卻收拾得很乾淨。
兩人一路翻山越嶺,又餓又乏,看到二娃端上來的飯菜後一陣狼吞虎嚥。吃完飯後,劉旺盛交代羅曉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出去看看情況。
第二天天氣很好,早早升起的太陽將光芒灑滿大地,雨過天晴的山林間充滿清新的泥土芬芳,羅曉深吸一口氣,經過一晚上的休整昨日的疲乏已經一掃而光,現在整個人都感覺神清氣爽。
雖聽說那石碑在這林場附近,但是實際距離也有三四里路,而且山路崎嶇,兩人走到也差不多花了半個小時。
到地方後,羅曉遠遠就見到一條几十米長的深溝,從周圍地勢看來這應該就是幾年前地震造成的。走近一看,見深溝中間位置有一座碩大無比的石碑。石碑斜靠在十來米深的溝底,石碑底座還陷在泥土中,碑體上沒有什麼泥土,看來是已經被人清理過。
兩人下到溝底來到石碑旁,羅曉仔細察看,見這碑體差不多有5米多高,2米多寬,厚度也接近1米,約估不下萬斤。石碑看起來是採用一整塊青石鑿刻而成的,碑面刻有拳頭大的文字,其中一半是篆體漢字,另外一半卻是他不認識的各種彎彎曲曲的符號,看起來有點像梵文。
羅曉看了一遍宋篆碑文,大概看懂了碑文記載的資訊。這宋篆碑文大概講的就是南宋鹹淳七年,一個叫靜道和尚的人在鄉里集資建廟,並在廟前建碑祈求此地風調雨順,還有些歌功頌德的文字等等。
看完碑體的文字,羅曉又檢視起碑首。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