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天玄傳之英水戲 > 第八十章 妙語連珠得彭城

第八十章 妙語連珠得彭城(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蓮花樓之歲歲年年不相負盾矛黑白重生武俠,曼陀山莊少主冥冥江湖怪俠我來也1四歲萌娃闖江湖神鵰:跟華箏相好,震驚郭靖黃蓉俠客無情劍影修仙逍遙的長生之路少歌之我先行【世人皆白續】射鵰三部曲同人:南枝落玉蝶快穿:宿主走劇情後世界又崩潰了諸天:萬界簽到系統開局穿越天龍:你讓我身敗名裂?逍遙神鵰家母穆念慈綜武:滿級魅力的我,真是太難了綜影視之每個世界都是新開始一劍斬神魔長生:從在天龍偶遇李滄海開始綜武:詞條掠奪,開局衝師李莫愁

元法僧心想,這幾人在刺史府還不是插翅難飛,不如聽聽他說些什麼。他道:“你說。” 朱異道:“請問將軍,北魏派遣救援徐州的大軍由誰率領?” 元法僧道:“是安樂王,前面不是已經說過了。” 朱異道:“安樂王和當今北魏皇帝是什麼關係?” 元法僧道:“安樂王和皇上算是兄弟,都是文成皇帝拓跋浚的曾孫,怎麼?” 朱異道:“拓跋浚的太祖父是明元皇帝,都屬明元皇帝拓跋嗣一脈。” 元法僧道:“是。” 朱異道:“我聞將軍與朝中大臣元叉交好,關係甚密,這也難怪,元叉和將軍都屬陽平郡王拓跋熙一脈。” 元法僧心中一凜,道:“正是,你到底想說什麼?” 朱異道:“我又聞元叉和胡太后專權擅政,殺了皇帝的叔父清河王元懌,使得北魏朝野人心渙散,眾臣是敢怒而不敢言,將軍跟元叉走的近,這弒殺皇叔父亂政的罪名,豈不是會牽連到將軍?” 元法僧聽了,倒吸一口冷氣,他心中隱藏多年之事被朱異一語說中,他雖為封疆大吏,遠在徐州,但對朝中大事也是瞭然於心,他心知元叉在朝中這麼胡作非為,遲早要倒臺,元叉倒臺,肯定是要連累自己,他渾身出了冷汗,道:“先生請說下去。” 朱異道:“元叉專權必然不會長久,北魏皇帝雖然年幼,但朝中勤王的勢力很強,除了安樂王之外,還有高陽王和任城王的軍隊勢力。屆時,將軍你牽連其中,算做元叉的同黨,將軍要早做打算。” 元法僧長嘆一口氣,道:“到了那時,本將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朱異道:“此番安樂王親率十萬大軍,來馳援徐州,大軍卻遲遲未到,只是派了數千兵馬作為先鋒,進行試探,我看馳援是幌子,實地裡是坐山觀虎鬥,想借梁朝之手,除掉將軍這個心腹大患呢。” 元法僧身居的高位都是憑藉自己的皇家血脈得的,他謀略平庸,不能察覺朱異的反間之計,只覺得朱異說得很有道理,每一句說到自己的心坎裡,他道:“那該怎麼辦?” 朱異道:“將軍你看,北魏宗室大臣元略,投靠梁皇后,被封為中山王,任宣城太守。梁皇對待降將都是很優厚的,將軍才能不亞於元略,如果將軍投靠大梁朝,梁皇定會重用將軍。” 元法僧沉思片刻,起身道:“聽聞先生的一席話,令本將茅塞頓開,本將願意投靠梁朝,還請先生替我引薦,在梁皇面前多美言幾句。” 朱異道:“好,大梁朝得將軍投靠,真是大梁朝之福啊。” 朱異三人拿了元法僧寫的獻城投降書信,回到了梁軍大營。 豫章王蕭宗看到書信,心中大喜,道:“朱先生立了大功。” 朱異道:“都是王妃功勞,王妃武功蓋世,如沒有王妃制服元景仲,元法僧哪肯聽小人說話,小人早被擒了。” 沈蘭君道:“先生言重了,先生憑三寸之舌就能招降北魏大將,收的徐州之地,真是厲害之至,小女佩服佩服。”她心想:這人善於計謀,馬屁也是拍得響啊。 蕭宗想了想,道:“這封書信還是由先生帶回建康,將元法僧獻城投降之事稟告皇上。” 朱異道:“是,事不宜遲,小人即刻動身。”便連夜啟程趕回建康。 忽聽得賬外探子來報,安樂王的十萬大軍已到徐州邊境。 蕭宗吃驚,心道:自己五郡軍隊全部加起來才三萬人,而對方有十萬大軍,人數是自己的三倍,這怎麼能打贏?他未經戰陣,心中不安,道:“眾將領可有退敵之策?” 大將成景俊道:“王爺,彭城的元法僧已獻城投降梁朝,料想北魏安樂王並不知曉此事,我們正好可以借題發揮,命令軍士在陣前佈下疑兵,將元法僧獻城投降梁朝之事傳於安樂王軍內,安樂王必然會去質詢元法僧,元法僧心虛,定不會回應,等待他們兩軍自亂陣腳時,我軍全力出擊,定可取勝。” 蕭宗拍手道:“成將軍妙計,就這麼辦。”隨即下令軍士,散佈元法僧已獻城投降梁朝的訊息。 沈蘭君道:“王爺可以派人給陳大哥傳信,讓他率部攻擊安樂王后方,形成前後左右夾擊之勢。” 蕭宗和成景俊道:“妙。” 成景俊

目錄
荒古劫緣嬌嬌王妃駕到,撩撥王爺臉紅心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