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讀者來信到燕大(第1/2 頁)
拿人手短,桑美香三人到底沒有從唐月雯嘴裡問出東西。
時光匆匆,轉眼一週過去。
用了一週時間,姜玉樓不僅徹底熟悉了學校環境。有衛國平這個燕京本地人在,更是帶著大家將還沒有未來國際大都市繁榮景象的燕京城逛了一遍。
這天,他又去了趟水木大學和唐月雯見了一面。
兩人也沒幹什麼,就是拉拉手,在校園裡逛了逛,然後就是嚐嚐大學裡的學生餐。
七十年代末的水木大學食堂,條件較為艱苦,由於食堂用餐的學生太多,沒有足夠的空間放橙子,只能站著吃飯。
當然也有的不願意站著吃的,就打飯回到宿舍用餐。
不過這時候還沒到返校季呢,學生人數少,倒也不怕食堂沒座位。
只是這個學生餐的味道,確實不敢恭維,只能說是能吃飽。
回到學校,宿管阿姨攔住了姜玉樓,遞給了他一個大包裹,說是從陝地寄過來的。
姜玉樓一看地址,是延河文學社,一時之間也搞不清楚裡面究竟裝的是什麼。
“謝謝劉阿姨。”
“呵呵,小事。”
感謝一番後,姜玉樓抱著包裹回到了宿舍。
他一開門,發現宿舍裡的人都在。
衛國平眼尖,笑著道:“咦,老四懷裡抱的是什麼東西,難道是給我們買的好吃的?”
“不知道,是延河文學社寄來的包裹。”姜玉樓直言道。
于敏也不看書了,合上書後走了過來:“延河文學社寄來的?那可得開啟讓我們開開眼。”
徐向東好奇道:“這麼大的包裹,是雜誌嗎?”
姜玉樓見大家都好奇,也沒藏著掖著,而是當著所有人的面拆開了包裹。
“嚯,好多書信。”
拆開包裹後,裡面的信封都散了開來。
粗略掃一眼,都有好幾十封信呢。
其中,有一張白紙在信件最上方。姜玉樓拿起來一看,明白了過來。
“這些都是《延河》收到的讀者信件。”
徐向東不明所以,問道:“讀者來信寄給你幹什麼?”
姜玉樓理所當然地回答道:“都是喜歡我發表的那兩首詩的讀者,他們沒有我的地址,只能郵寄到雜誌社。”
“那豈不是說,這幾十個人都是你的忠實讀者?”于敏驚道。
衛國平笑道:“多才證明受歡迎嘛,要是以後我當了詩人,也有這麼多忠實讀者,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也是。”于敏傻笑著搖搖頭。
姜玉樓搖了搖頭,“嗨,這才哪到哪啊,人家真正的大作家,大詩人,哪個沒有成千上萬的忠實讀者的?”
“那也很了不起了,好不好。”徐向東豔羨地看著眼前的一幕。
這麼出風頭的事情,可惜和他毫無關係。
七八十年代的讀者在雜誌報刊上看到好文章,給編輯部或者出版社寫信是件很正常的事。
就像後世的網路文學的火書,小說下面會有很多書評和章評,是一個道理。
幾十封讀者信件看似多,其實是少的。
要知道,《延河》第六期加印了多次,總共賣了二十多萬冊。
其中大多數讀者又是因為姜玉樓的兩首情詩購買的,喜歡他的讀者可謂不計其數。
六月份和七月份的時候,延河編輯部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從全國各地寄來的信。
其中大多數又是寫給姜玉樓的。
到他手上的,已經是精挑細選過的。
“玉樓,我們幫你看看?”
“直接動手就行了,玉樓是大作家,這種粗活就交給我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