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娘娘高明(第1/2 頁)
大皇子設宴過壽,在恆親王府門前圍觀和路過的官員不少,即便他們深諳禍從口出的道理,可一夜之間,商銳的話還是長了腳似的,迅速傳遍盛京。
聖上聽說後龍顏大怒,不知道跟龍翊衛說了什麼,第二日中午,商銳便淹死在了糞坑裡,隱約還有傳聞,說商銳的屍體上,什麼都沒缺,唯獨缺了一根舌頭。
就連當日設宴的大皇子,也遭到了聖上的遷怒,聖上在宣德殿訓斥他奢靡無度,御下無方。
一時間路過恆親王府的官員人人自危,謹言慎行到了極致。
可風言風語不會因為這群人的三緘其口而停止,甚至於越掩蓋,不知實情之人就越好奇,種種揣測在暗處蔓延。
周貴妃因為大皇子被牽連,莫名遭到訓斥而心有不滿,她豔冠後宮,在嬪妃間一向橫行霸道。
早上給崔皇后請安的時候,有個不長眼的貴人笑著對周貴妃道:“大皇子真不愧是周貴妃的兒子,這般敲金碎玉的奢靡,真是如出一轍。”
長春宮一時間鴉雀無聲,誰不知道昨日大皇子剛因舉辦壽宴,奢靡無度被聖上教訓,這個貴人說的話簡直是往周貴妃槍口上撞。
周貴妃冷哼一聲,在後宮得寵才是王道,她從來不將一個無子無寵的貴人放在眼裡。
不巧的是,那個貴人今日所穿的秋香色的衣裳與辛淑妃的衣裳極像,周貴妃眼神凌厲,沒有理會那個低位嬪妃,反而看向辛淑妃。
回憶庶人商銳發瘋說的話,字字句句都是說聖上和辛淑妃之間醜事的,漸珩就是因此被聖上遷怒。
辛淑妃身體孱弱,宮裡一向有什麼訊息,聖上都是命人瞞著她的,所以直到現在,辛淑妃都沒有聽到風聲,對周貴妃投到她身上,十分不善的眼神覺得有些疑惑。
恰在這時,崔皇后出來和稀泥:“好了,都是一宮姐妹,何必你一言我一語地放冷話,平白寒了彼此的心。”
那貴人看了崔皇后一眼,低聲嘟囔道:“皇后娘娘明鑑,臣妾只是為皇后娘娘打抱不平,娘娘您才是一宮之主,可週貴妃卻時常佩戴逾矩的釵環,想來是沒把您放在眼裡。”
眼看一個小小的苗頭有鬧大的趨勢,崔皇后冷下臉,對那貴人道:“什麼逾矩不逾矩的,姐妹間何須計較這些。”
那貴人又道:“皇后娘娘慈愛勤儉,臣妾等自愧不如。”
這兩個女人互相抬話,把周貴妃晾在一邊,周貴妃向來不是忍氣吞聲之人,眼皮子一挑,便道:“是啊,皇后娘娘就是慈愛勤儉,就連現在住的長春宮,所居所用之物,都是撿上一任皇后剩下的,這麼多年,連修繕都不曾修繕過。”
寂靜,長春宮死一般寂靜。
辛淑妃白著一張臉,一顆心都被揪了起來。
這長春宮,正是她住過的地方,上一個皇后,也是她。
周貴妃此人,說話不可謂不誅心。
空氣彷彿凝固下來,還是崔皇后主動打破寂靜:“本宮乏了,諸位妹妹們都回去吧。”
周貴妃扶了一下雲鬢的金釵,帶著自己的貼身宮女,搖曳著腰肢就走了出去。
辛淑妃走到最後,一路上沒有任何一個妃嬪跟她搭話。
雖然辛淑妃是後宮中一個十分尷尬的存在,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聖上對她的偏愛,所以身邊聚集著的妃嬪不算少,今日反常的境況,辛淑妃一下子就察覺到不對。
心事重重地回到披香宮,關上門,她便對杜若質問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若非外面出了事,周貴妃不會這樣撕破臉皮,當著眾人的面譏諷她。
杜若聽到了一點兒風聲,但她不敢說,吞吞吐吐的樣子,只讓辛淑妃更加起疑。
辛淑妃少見地發了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