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第1/2 頁)
杜如晦的住處並不大,打理得精巧雅緻,是貴族文人們鍾愛的意趣風流。
府中有一片竹林,林間有一座涼亭,正值暮春時節,閒暇時候與友人相聚,喝竹葉茶、品竹葉黃粑,聽春風拂過竹林的沙沙聲,別有一番趣味。
對面坐著的是個中年人,微黑消瘦,蓄著一把並不精緻的鬍鬚,身著樸素藍袍,其貌不揚,氣度倒是很出眾。
正是太子冼馬,魏徵魏玄成。
這樣兩個人私下相聚實在怪異,他們一個是李建成幕僚,一個是李世民心腹,即便不視彼此為仇敵,也不該有什麼交情。
太不合時宜。
但事實就是如此,杜如晦有心相邀,魏徵便也應了。
蓋因魏徵曾被竇建德俘虜,不得已為其效力。直到武德四年李世民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魏徵才得以再次入唐。
李世民欣賞魏徵的才華,對其十分禮遇客氣,還幾次三番招攬。雖然魏徵每次都拒絕,並在回京後扭頭就投到太子麾下(李世民:),但他到底還記著這份情誼,不好太落秦王府和杜如晦的面子,那時候他和杜如晦相處得也挺不錯呢。
杜如晦邀請魏徵,自然也有目的。他和李世民都賊心不死——
魏徵是人才,還是太子心腹,必須把人挖過來!
既能給己方陣營添一員猛將,又能打擊敵人的實力和士氣,上哪再找這樣的好事?
幹!必須幹!
可惜魏徵此人心智堅定,任憑杜如晦怎麼遊說都巋然不動,問就是一個答案:“秦王與先生高看我了,徵才疏學淺,當不得大任。”
這就謙虛了不是?
魏徵的能力和遠見毋庸置疑,當初李世民尚未展露野心,魏徵就提醒李建成防犯他,後來一力促成李建成上河北戰場分薄李世民的軍功,戰場上他又幫助李建成平定河北、收攏人心,一直到現在,河北都是李建成背後一大助力。
只這一點就能看出他的本事,當然,李世民並不生魏徵的氣,反而對其更加欣賞,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心胸。魏徵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但他不會因此背叛太子。
杜如晦嘆氣:“罷了罷了,我早知勸不動先生,還是閉嘴喝茶吧。”
魏徵板正的臉上這才露出幾絲笑意:“既然知道勸不動我,你就不該張這個口。”
杜如晦笑道:“若非借事相邀,先生可還會登我的門?”
魏徵說:“若不以此事相邀,我會更樂意登門。”
杜如晦舉杯對魏徵示意,將茶水一飲而盡。他有點好奇:“我一直不明白,當初分明是秦王先招攬先生,怎麼你非要選擇太子?難道只是為了正統二字?”
魏徵淡笑道:“太子寬厚仁善,堪為明君。”
杜如晦啞然,論起寬厚仁善,李世民確實比不上太子。但是
他微笑反問:“寬厚仁善便是明君嗎?”
魏徵啞然,從前他對此很有信心,如今卻答不出杜如晦的話。
杜如晦並不為難他,正好下人送了午膳來,便邀請魏徵一起用飯。
恭敬不如從命,魏徵欣然應允,看到菜品卻不免驚訝:“這是什麼菜?我還是第一次見。”
杜如晦生活並不奢靡,即便有貴客來訪,午膳也不過四五道菜而已,炙鴨、魚鱠都是尋常,醋芹是魏徵愛吃的,另外兩道卻不曾見過。
杜如晦也不曾見過,招來小廝詢問。
小廝早在膳房送菜過來時就打聽過,此時便介紹道:“這兩樣是紅燒肉和清炒時蔬,昨兒晚上二郎君的小廝送去膳房的新炊具和食譜,庖人照著方子做的,請阿郎和魏先生嚐嚐鮮。”
杜如晦一聽這畫風就有點明白:“荷兒昨日去王府找小王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