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君臨天下與不見長安(3)(第1/3 頁)
“嚓!”錦衣衛的繡春刀紛紛拔了出來,將楊泰和姜韻圍了起來。這時原本躲在屋內的楊羽也衝了出來,沒有撿起那被姜韻扔在了一側的半個開口的瓷碗。
可剛剛出來,就被幾個身形高於自己的錦衣衛給死死按在了地上。
楊泰還是神情自若,當年千軍萬馬在草原上衝殺,血流成河都不會眨眼的天策上將,如今瞧著這幾十個擠在院子裡的錦衣衛,哪裡會驚慌到哪裡去。
“楚王殿下陪朕飲酒,你們這是作甚?”姜韻在屋內是沒聽清楊景的話,會錯了意,錦衣衛的突然闖入則是因為姜韻的衝出。
“陛下,奴婢在這兒伺候您和殿下飲酒”陳和跪地把那兩個汝窯杯給各自擺在了石桌的兩側,其意自然是向姜韻和楊泰表明此酒並非“送行”的酒,也存了那份護衛楊景的心思。陳和這身手,這一屋之內除去楊泰,還真沒有誰堪與為敵。
“陛下有諭,退下!”陳和又喝退了今日已經是第二次進來的錦衣衛。
楊羽也被鬆開了肩膀,卻只是跪地垂首無聲的哭著,絲毫沒有瞧見當年楚王世子的那般風采。
兩杯酒都滿了起來,楊景率先舉起,楊泰緊隨其後,按照兄弟二人當年的規矩,不要主賓之分,自顧自的喝了起來。
“還是原來那股味,香”楊泰率先心滿意足的誇讚道,囚於幽巷的三年時光,長安城裡,除了獨孤皇后和楊景的身子,最讓他惦念的,也就是一個女子和這衡酒了。
至於當年跟隨他的十萬大軍,也是大寧的好兒郎,他相信楊景不會為難,但長安之外的各大衙門可不是如此作想。
從驃騎營到長戟營,當年跟隨楊泰征戰的老卒各自飄零,許多一身傷殘的老卒,連生計都是一個問題。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來都是這樣是道理,楊景沒有明詔寬待,那便一個一個的踩在這支“除了天子只跪楚王”的大軍頭上邀功。
一支沒有敗過的大寧楚王之軍,未受辱於外虜,卻受困了大寧這個拋灑熱血去守著的山山水水。
“朕知你饞,以後每日讓陳和給你送來便是”
楊景只是淺了一口,從趙歡兒被賜死之日,楊景便少有飲酒,昔日給楊泰慶功,也只是獨自看著他飲。
今日有此舉動,是徹底打消這院內數人心裡最後的懷疑。
“皇兄,今日來此,只是找臣弟說些無關緊要的話?”楊泰剛剛飲完一杯,又自己拿過陳和雙手捧著的衡酒,滿了一杯。
“是,也不是,母后奉安,你也去送母后這最後一程了卻母后這樁心願,還有羽兒,也該大婚給咱們楊家開枝散葉了”
楊景所言是心裡早就有的謀劃,就算這今日的長安沒有關於楊泰身死而鼎沸的輿情,他楊景也會讓楊泰去奉安陽陵,也會給楊羽封個王爵再賜一樁婚事,讓這從前與自己親近又疏離的侄兒去過自己的日子。
父輩之間的爭鬥,何必牽連後人,楊景待民如子,對這流著相同血液的楊羽也不會有那份趕盡殺絕的心思。
如今的那座龍椅,已經沒有人能再從他楊景的手裡奪過去,何況唯一可以爭的那位,不僅兩次將唾手可得的龍椅讓了出來,還被關在了這裡,今後也會被關在這或許叫幽巷,或許叫長樂宮的大牢裡。
原本跪地垂首哭泣的楊羽,也聽見了楊景的話,卻只有那難以置信四字。歷代登基九五之人,誰的手裡沒沾幾滴血親的鮮血,多少人提防著自己的兒子、妃子、臣子;多少人日日盼著要將那些讓自己坐臥難安的人誅個九族永絕後患。
只是關在這裡,他楊羽已經有些意外,還要給他賜婚,這便是繼續留他一命的明證了。
三年之前,封了楚王,自然也廢了他這楚王世子,可詔書裡並未說要削其宗譜,不像魯王楊焱不僅賜死還沒有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