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風吹那啥涼?(第1/2 頁)
風吹那啥涼?
基本輸入輸出全部正常,高振東為自己點了個贊,這個bios全是他用最底層機器語言的二進位指令,一點一點搭起來的,老費功夫了。
雖然過程中,用了彙編做輔助,可是彙編到二進位指令的編譯,全靠他人工查表,如果不是系統對他的全面強化,估計這活兒短時間他一個人還真幹不下來。
為什麼不用匯編編譯程式?原因很簡單——還沒有這東西,還等著他編呢,而沒有bios,他就沒法在計算機上程式設計實現彙編編譯程式,很繞是吧,就有一點兒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那個味道。
從0到1,就是這麼困難。
接下來,就是彙編編譯程式丶迴圈值守的基本工作環境丶文字編輯器了。
有了這三樣東西,電晶體計算機就能比較方便的用起來了。
文字編輯器,高振東準備用類似vi的編輯器,vi是一個在unix/lux下廣泛使用的命令列文字編輯器,只能編輯字元,不能控制字型,不能對段落進行復雜排版。
其很多操作在高振東前世讀書的時候看來非常反人類,其實那正是計算機和作業系統誕生早期,因為計算機系統的簡陋和原始,而不得不妥協的結果。
舉個簡單例子,後世簡單的滑鼠選取一行,然後ctrl+c複製的操作,在vi裡是完全透過方向鍵和指令組合來完成的,因為最早vi誕生的時候,沒有滑鼠。
但是就是這個東西,已經算得上是純文字介面下最好的編輯器了,尤其在1959年這個時候,那就可以說沒有之一。
好在高振東前世上組合語言的時候,曾經一時興起,自己實現過一個簡單的類vi編輯器,也就是靠這個,他才被他的指導老師看中,大二結束就進了老師的課題組。
得益於被系統強化過的超級腦袋,他對這個東西記得非常清楚,正好8008和他前世組合語言教材所用的組合語言相容度很高,要想寫個類vi,花不了太多功夫。
組合語言的編譯程式實現起來就簡單了,嚴格說來,組合語言的每個指令,都是最底層的機器語言二進位指令的助記符,兩者基本上是一一對應的,要實現,其實原理上和查個表的區別不大。
高振東對自己近段時間的成果很滿意,他揮揮手,把整套東西全部收進了儲存庫裡,這套寶貝現在可不能讓人看見。
高振東南屋窗外,一個人影在那裡躲了很久,聽著裡面「嘀嘀嘀噠噠噠」,人影的臉上神色變幻,等到聽見高振東開啟南屋的門進了客廳,才小心的向四合院裡面方向退去。
第二天早上,高振東正在奮筆疾書,這專案管理的書改編起來實在是太花時間了。
就在這時,一個他很久不見的人來找他了。
林連偉,他的同班同學,關係不錯,畢業後去了十二機部的一個研究院。
高振東又驚又喜:「連偉,你怎麼有空來我這兒了?」
林連偉道:「不瞞你說,今天是想向你取經的。」
高振東倒也沒覺得奇怪,同學之間相互請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兩人聊了聊各自參加工作後的一些事情,然後林連偉把自己的問題提了出來:「振東,伱們軋鋼廠的高溫環境比較多吧?」
高振東點點頭:「不少,你想問什麼?」
「那降溫你們應該有所研究吧?」
「降溫?降什麼的溫?鋼板?」林連偉這個問題有點兒沒頭沒尾,高振東也只能撿著自己熟悉的說。
林連偉的工作有保密要求,不能直說,想了想,他組織了一下語言,用盡可能明白的話向高振東描述。
「一個不大的器件,要降到比環境溫度更低,甚至說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