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楊德才怨魂歸故里 丁大愣牽媒說荒村1(第1/1 頁)
明朝人李長科有詩云: 射湖南去綠波長,入望蒼煙正渺茫。 無限汀洲葭作宅,多情鷗鷺水為鄉。 賣魚人醉風吹榜,放鶴僧歸月滿航。 欸乃數聲天地遠,卻疑清境是瀟湘。 話說這射陽湖水草豐茂,蘆葦無垠。四周土地肥沃,湖區人民,或臨湖而漁,或背水而農。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湖東北隅有個名不見經傳的莊子,莊民們以捕魚為生。農忙時上岸勞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安居樂業。至某朝某代,這片廣袤的淮東之地,出了個名人,此人姓馬,名良。馬良自幼聰慧。飽讀詩書,尤以一手好文章和繪畫技藝聞名遐邇。又善經商,未及中年,便腰纏萬貫,置田萬頃。他為人和善,正直。仗義疏財,深受人們的敬仰。有年秋天,馬良隨船運糧至金山寺江邊,因風大浪急,船隻停泊下來,馬良順便上山到金山寺一遊。見金山寺破舊不堪,許多江南紳士正在大雄寶殿裡你推我讓,誰也不肯在化緣簿上簽字。大雄寶殿兩幅:“佛爺仁慈賜福賜壽,施主解囊積功積德。”的布幔在風中飄動,但見馬良提筆在化緣簿上寫下:馬良獨脩金山寺,不用江南一鍬土。寫罷擲筆拂柚而去,驚得江南紳士瞠目結舌,馬良乃言必行行必果之人。絕不食言,回到淮東古地,變賣家產購置船隻,組織人力,在自家的萬傾良田裡開工挖土。走水道,經興化,出揚州,過長江,至金山腳下。數年乃修好金山寺。萬傾良田,遂成了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後 人 為 紀念馬良的壯舉,乃命名此蕩為馬家蕩。本篇故事便發生在馬家蕩的西南畔。 話說楚州縣柳涇公社前行大隊第三生產隊,有戶丁姓人家,戶主人叫丁大愣。這丁大愣是他的小名,也是他混名,至於他大名叫什麼,沒人知道,甚至於他自己也不曉得。其實他壓根兒沒起過大名,小時候養得愣頭愣腦,他嗲嗲媽媽隨口就喊他叫大愣子。後來他被大隊選為貧協主任,都當幹部了,得有個大號,革委會袁主任給他起個名叫有才,說是當幹部得有才才行呀。若干年後,弄身份證時,他正式改名丁得財,此為後話。 這丁大愣約摸五十出頭,是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兒。據說他年輕時,桃花運還不錯,娶過一個女人,那個女人頗有幾分姿色,不過倒是好吃懶做。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丁大愣實難養活他的女人,兩口子常常槓嗓打架。後來那女人離他而去,未曾育有一男半女,從此大愣一個人過著日子,不曾再娶,倒也落得清淨自在。 此人小個兒 ,黑瘦,頂禿。但道這禿頂兒,於一般的禿子不同,有此禿子,大概是夏日裡怕曬,春秋怕風,寒天怕冷,一年到頭戴著帽子,所戴的帽子種類也不盡相同,寒天是馬虎帽,春秋二季是黃色單布帽,夏天則是破草帽。大愣可不戴帽子,他說一年到頭冚著個小馬蓋子,避不了嫌,別人離老遠就曉得你是個禿子。他的禿頂兒被曬得糊裡叭嘰的,好似一口舊鐵鍋倒扣在頭上。 一般的禿子你喊他禿哥哥禿大爺會生氣,丁大愣不同,鄰居快嘴女人整天喊他黑禿子,他總是呵呵一笑道:林副統帥還那個呢,就不作興老百姓那個了,再說了,禿子好,不象你們,三天不梳頭,就象個麻雀窩,生起蝨子來無底,又難捉。看我們頭上的明擺在那兒,好捉,到太陽下下一曬,全跑了,嘿嘿。有時,別人禿哥哥喊急了,他也會來句;我頭禿身【孫】子不禿。喜歡荒村()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