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英賢(第1/2 頁)
下午的計劃是參觀英賢祠。
英賢祠距離玫瑰宮不太遠,所以大家中途不回酒店,就在附近的一家西餐廳用午餐。
西餐廳的口味還不錯,雖然比不上酒店的,但對於不怎麼吃西餐的長雲人,已經足夠應付。
陳夏四人吃得飽飽,在餐廳休息到下午兩點,然後在導遊的帶領下,跟著工作組的其他同事,徒步前往英賢祠。
埃諾爾的緯度比北都的還要高一些,九月初的時候,天氣已經沒那麼炎熱了,只是太陽的光線還很強,照得人睜不開眼。
英賢祠在玫瑰宮的東邊,從外面看,是一個巨大的灰色立方體盒子,稜角分明,沒有一點多餘的裝飾。
導遊站在門口,數了一下人數,原來嬉皮笑臉的樣子變得嚴肅起來,“諸位,英賢祠內敬奉的,都是對人類做過傑出貢獻的偉人。請保持嚴肅端正的態度,不要發出任何聲響。”
在場的都是各單位的精英,自然明白紀律約束的意義,也明白不同場合的行事邏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導遊很滿意地轉回身,收起黃色的旗子,摘下頭上的帽子,微微前傾身體,一級一級登上臺階,慢慢走進英賢祠。
陳夏四人還是在隊伍的末尾。她們掀開厚重的門簾,走進英賢祠的時候,臉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同事們果然信守承諾,整個殿堂裡安靜無聲。
外表方正的英賢祠,從內部看也是一個立方體的空間。空間內部沒有任何遮擋,站在門口就可以把整個英賢祠一覽無餘。
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頭頂上方懸掛著的,很多磚塊一樣的長方體。長方體內可能有電燈之類的光源,透過底面的文字鏤空,向下拋灑出潔白的光輝。
腳下的地面全部鋪著大塊的黑色方磚。這黑色太過深沉,方磚表面的材質又幾乎不反光,站在上面,就像浸泡在深淵裡一樣。
四面的牆是米白色的,啞光的材質,並不比地面多反射什麼光亮。
門簾右手邊的牆上一片空白,左手邊的牆上卻滿是透光的圖畫和文字,只是這些透出的光也極其微弱,要站得近了,才能看清具體的內容。
陳夏抬起手臂,指了指上面的燈,又指了指左邊的牆,徵詢其他三人的意見,大家都選擇從牆上的展板開始。
走近了就發現,偉人們的介紹都在一個個長方形突出的框上,就像是一座座墓碑鑲嵌在牆體裡面,只露出正面和一點點邊緣。
足足兩米高的展板,有很大的正面面積,上面記載的內容卻十分簡潔。
最上面與視線平齊的是偉人的頭像,下面是偉人的生卒日期,再下面是他(她)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出了什麼樣的巨大功績,以及最後一行,進入英賢祠的時間。
左手邊第一位,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羅洲古代偉人,寫出《歷史》和《史詩》兩本偉大著作的,人類第一位歷史學家,維爾多德。
作為一個不是貴族的古代人,他只有名沒有姓,卻在青年時期立志,想要還原一段人類發展的關鍵程序:人族盟約簽訂儀式和後來的大崩毀事件。
為此他不顧冷眼和嘲笑,一家一家拜訪三十年前參與其中的各家貴族,足跡遍佈幾乎整個羅洲,才終於在62歲臨終前寫成,使得後人可以一窺當時的情景。
左手邊第二位,是一個長雲人,更確切地說,是兩千年前,生活在共和國土地上的秦朝人,也是寫出《數書》和《形書》的,人類第一位數學家,周九。
很巧合,這一位也是來自當時的社會底層,他是為秦王照顧獵場的奴僕之一,為了完成工作,才私下研究算數和麵積問題。
現在已經很難考證,秦王是看不上數學這門學科,還是不屑於搶奪他人的功績。周九,一個奴僕的名字,幸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