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挾天子(第1/2 頁)
翌日。
一大清早,張武還在寬闊的庭院中練槍,便有宮人來請張武參加朝會。
這是遷都以來的第一次朝會,張武到沒有不耐煩,畢竟到了許昌,朝堂可就由不得天子說的算了,既然朝堂即將變為曹操的一言堂,張武自然樂意去參加朝會。
他還得去給自己的老闆壯壯聲勢,畢竟要是嚴格的算起來,他可是曹營中資歷最老的一批人之一。
在蔡琰的幫助下,張武第一次穿起了祗服綬帶,否則大漢官員的那身繁瑣的官袍,他自己穿的話,只能裹在身當破布片子。
路過宮門的時候,一個宮人遞給張武一把佩劍。
劍身長三尺,寬一指,劍身細長,劍柄蠅頭小字篆刻‘青釭’。
曹操有兩柄名劍,一曰倚天,劍不離身,由曹操親自佩戴,二曰青釭,在之後的長坂坡之戰中,趙雲槍挑夏侯恩,奪了青釭劍。
不過這柄劍既然落入張武之手,怎麼著也不會被一員蜀將奪取。
曹操在這個時候命人送來佩劍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以前張武從不佩劍,但是劍在漢朝時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以前張武是個草莽自然可以不在乎,但現在怎麼說也是大漢列侯,不佩劍不合適。
二來,朝之前送來佩劍的意思在明顯不過,那就是曹老闆希望張武劍履殿,在氣勢壓迫劉協,彰顯他丞相的權威唄。
並不是說皇帝接到許昌,曹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天下紛亂,卻也有大批忠於漢室之人,即便是曹操也有些摸不清,他的部下中哪些是完全忠於他的,哪些是忠於漢朝天子的。
這個時候曹操就需要一個有分量,並且完全忠於他的人壓陣,甚至是挑開這層窗戶紙。無論從身份地位來說,張武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張武大謀沒有,小智不缺,接過青釭直接掛於腰間,走到殿前不脫靴,不解劍,踢翻阻攔在一旁的宮人,趾高氣昂的跨入大殿,走到左側首位置的時候,一把拽開原本站定的太尉黃琬,自顧自的站了過去。
大漢以右為尊,左手邊站的一般是武職,而身為太尉的黃琬理應是武職中最高的官階。
老太尉差點都氣背過去了,吹著鬍子瞪著張武,開口呵斥道:“張武,你何故劍履殿,莫非是想造反嗎?”
此刻大殿已經來了不少人,卻沒有幾個真敢冒頭出來指責張武的。
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定都許昌之後,丞相恐怕就要大於天子了,連帶著位比三公的驃騎將軍自然可以騎到太尉頭。
一個手中無兵的太尉,能有多大威能?張武手中可是握著三萬飛熊,那可是董卓遺留下來最精銳的騎卒。
“張武!老夫問詢與你,你何故不言?”
張武長嘆口氣,不是他不想尊老愛幼,可是這黃琬一把年紀顯然沒有活對地方,看不清楚形勢,這才第一天,就搞的這般劍拔弩張真的好嗎?
以後劉協受欺負的地方還多著呢。
青釭翻轉一圈,帶著劍鞘,直接沒入漢白玉打造的地板中,張武雙手扶劍而立,沒有理會黃琬,而是將目光投向高位的天子。
“皇帝如何說?”
劉協頓時慌了神,緊張的手都無處安放。
天子受辱,站在一邊的荀彧於心不忍,想要出言解圍,卻被身後的荀攸拽住搖搖頭。
“公達為何攔我?”
荀攸不答,只是指指右側首位置。
那個位置屬於曹操,可此刻曹操並未現身。
遷都之後第一次朝會丞相卻遲遲不來,反而張武先跳出來給了天子一個下馬威,這本身就不尋常。
“天子,本將軍問你話呢,為何不答?”
劉協沒有說話,殿下卻有一人忍不住了:“張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