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秘密是要分享的(第1/2 頁)
二人順著胡二說的路徑一路向下。
遠遠的就看見了在偏帳中發神的齊風。
見著外面橫肉滿面的看守士卒,二人沒敢上前。
帳中的齊風自然也是見著了鬼鬼祟祟的二人。
會心一笑,站起身來,示意自己無礙。
二人這才放心回去。
此刻,營地內另一邊。
李川跑到張工面前,小聲問道。
“二舅,你是不是偷偷藏酒了。”
“沒有。”張工馬上否決。
“那不對,昨日我見你在營外分明埋著什麼?像做賊一樣。”李川摩挲著下巴,“既不是酒,那我待會兒去挖出來看看。”
聽到李川要去挖自己的寶貝。
張工趕忙一把拉住對方,小聲在耳畔道:“汝也知道,你二舅我就好那麼一兩口……”
“咱出來就沒帶酒,你在哪去偷的?”聽到真是酒,李川臉上露出一絲無奈,同時又擔心。
張工小聲道,“偷啥偷,吾找營裡的官兒買的。”
在明朝,酒文化十分盛行。
全國大大小小的酒肆數不勝數。
就算是窮人家,每日餐食,都要拿酒出來這麼小酌一杯。
更莫說那些文人騷客了,常混跡於酒樓,三三兩兩,以詩會友,出酒行令。
但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是釋出了禁酒令的。
任何人禁止釀酒,主要是考慮到當時剛建國,經濟萎靡,百廢待興,拿救命糧釀酒完全不可取。
到了中期,禁酒令則廢除了。朱元璋本人還在南京建了十六座酒樓,簡稱“十六樓”。
而且明朝酒的稅收極低。
酒稅併入在商稅中,三十取一。這跟唐朝時的酒稅比起來完全是天差地別。
到了明英宗時期,酒稅就併為了地方稅,不再上交朝廷。
而且,明朝軍隊是可以飲酒的。這也是朱元璋下令解除的。
在行軍打仗中,酒在營中屬於必備品。
“二舅,酒可以喝,但少喝些,若是迷糊了,耽誤了事,得砍腦袋。”
李川說完還不放心,抱怨道,“我還年輕,不想迷迷糊糊的跟你一起砍腦袋。”
“砍什麼腦袋,竟胡言亂語。我明瞭了。去去去。”
張工擺手想要趕李川走,李川卻一把將他拉起,“要去點人數和物件了。”
“唉,這活計麻煩,可廢了吾的老腰。”
張工一臉壞笑看著李川,“好外甥,要不你去,我就不去了。”
說完又裝出腰桿痛一臉呻吟的樣子。
“唉。”
李川看著張工賴皮樣,無奈得嘆了口氣,誰叫對方是自己親舅舅呢。
於是道,“那行吧,二舅你好生修養。”
“嘿,虧吾平日裡沒白疼你。放心,吾保證養得好好的。”張工一臉開心,美滋滋躺下了。
李川出了帳篷,掏出小冊子,開始忙碌起來。
點完名冊後,李川準備回去,路過一個帳篷,看見了在裡面若無其事的宋鐵還有丁大有。
李川當即大喜,喊道:“宋哥兒,丁大哥。”
在帳中的宋鐵,丁大有抬頭看去,頓時欣喜:“李川兄弟!”
李川走進營帳,好奇道:“你們不是跟總兵大人在一起嗎?怎麼出現在這?”
一連丟擲幾個問題,丁大有卻是很耐心的一一解釋,最後說道:“先鋒營在還草谷已經全軍覆沒了。齊哥兒帶著我們二人拼死才逃來的。若不是齊哥兒,估計我們現在也早就成了死人。”
丁大有說這話的時候帶著一點兒劫後餘生的意思,尤其是臉上那一抹後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