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遠來是客10(第1/4 頁)
第123章 遠來是客10
安陽鎮城外,一身著灰色長袍頭戴方巾背竹編書箱的年輕書生正站在一石碑前細看碑文。
這石碑還很新,上面富陽路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底下用小字寫了來歷。
清河村,方家,方文林……這不正是他要找的人嗎?!
劉知在安陽鎮陸宅同樣吃了閉門羹,陸老夫子不在家,他只得先尋了客棧暫做休整,待第二日再去找他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正是年關,城中熱鬧,問路打聽毫不費力,順著好心人所指方向剛出城門不遠他便看見了為他指路的好心人口中的好路。
富陽路,據說是才修的新路,平整開闊,直通清河村,他只需要順著這條路一直走即可。
看過石碑,劉知搓了搓冷硬的手指,轉身面朝大路闊步前行,這條路上還有許多往來的行人,聽口音不似同一個地方來的,仔細打聽過後才知這些人都是其他村鎮的,只不過因為這條路好走才過來借道的。
也是不巧,這麼多人中並無清河村人士,但他並不慌亂,因為這條路就是最好的指引,一點不擔心走岔了迷路。
劉知家貧,老家在大山深處,山路困苦崎嶇,他自幼便練就了好腳力,在這寬闊平地上舉步生風,一點不比身旁其他同路的農人慢,這讓那些一道的人很是詫異。
這白面書生看著弱不禁風的,沒想到一雙腿腳倒是利索有力。
直到走到大路盡頭拐進村子,劉知才明白為什麼這年節時分卻連一個上街採買的清河村人都沒遇到。
還是因為這條富陽路。
過了刻著清河村石碑再走上不算久的村路就可以看見清河村村口,村口有一棵不知多少年的大樹,大樹底下的空地上好不熱鬧。
因為那些別村的人都來借道,自然而然地,這交叉路口便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集市,擺攤的大多是清河村本地人,賣的也都是些自家養的雞鴨鵝或是自家種的菜,亦或是家裡做多了的醃菜之類的,也能看見有女娘哥兒在賣自己繡的手帕或者編的彩繩。
除了清河村本地人,還能看見幾個衣著各不相同的貨郎,所謂貨郎就是挑著扁擔行走在各個村子之間叫賣貨物的人。
很多偏遠的村子出行困難,基本日常所需都靠這貨郎。
劉知老家的村子便是這樣。
他家在大山裡,幼時最期待的便是每月一來的貨郎,那時候他覺得貨郎挑的扁擔籮筐裡裝著這世上所有的好東西。
豆糕、飴糖、泥人兒、酥花生,還有漂亮的年畫。
思及此,劉知有些感慨,想當初便是那一張色彩豔麗的年畫讓他生出了原來這世上還有這般美麗而神奇之事物,竟然只是用畫筆和顏料就可以描繪出萬事萬物的想法,從而才讓他將畫之一道鑽研至今。
“這位老爺可是看上了哪樣東西?”許是被盯著看久了,那賣東西的貨郎便主動出聲詢問。
農人是不太懂讀書人那些事的,什麼功名不功名的,是童生還是秀才,他們也看不出來,故而只要是見著穿著書生打扮的一概稱呼其為老爺。
在他們的概念裡總歸這些讀書人以後都是要當大官的,這麼叫總沒錯處。
“可有年畫?”劉知心底訕笑,想當初他也是個上房揭瓦鬧得家裡雞飛狗跳的泥猴子,現在衣服一換就成老爺了。
那貨郎原以為這些個貴人是瞧不上自己這些東西的,剛也只是順嘴一問,沒想到這年輕老爺還真要買,立刻笑容滿面地從籮筐裡摸出幾張紙來。
“有的有的,不過我們這些泥腿子的東西自然是比不得那書畫堂的,老爺您看看可還喜歡?”
貨郎一共拿出來三張,劉知接過拿在手裡細看。
這紙張一看一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