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府井後(第1/2 頁)
上午參觀完了天安門廣場,拍了好幾張照片。
下午則是來到了王府井小吃街。
這裡作為北京的地標之一,是人人都推薦的遊客必來之地,我們自然不能例外。
雖然還是白天,這裡就已經有很多遊客——據說晚上人更多,但是除了店鋪和攤位的老闆,本地人極少。
我們走進王府井小吃街,一股混合著各種美食香味的空氣撲鼻而來。街道兩旁,各色小吃攤位琳琅滿目,從傳統的炸醬麵、糖葫蘆,到現代的烤魚、烤肉串,應有盡有。每一個攤位前都三三兩兩地站著一些遊客,大家或品嚐、或拍照、或閒聊,享受著北京的小吃。
我們中午還沒吃飯,就想著到這裡來一頓,所以我們先是到了一個賣炸醬麵的攤位。
炸醬麵是北京的傳統美食,麵條勁道爽滑,配上特製的炸醬和各種蔬菜,味道濃郁而香醇。我們坐在小攤旁的木凳上,細細地品嚐著地道的炸醬麵,感覺其實還就湊合。
周建說可能是這裡外地人太多,為了照顧全國遊客的口味,老闆們做的時候,都已經把原來的味道給稀釋了,省得大家吃不慣。
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只是這稀釋了的炸醬麵,實在沒有了靈魂,照顧了全國的遊客,也就失去了本身的特色,更是沒有特意來品嚐的意義了。
不過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我們還是快速的吃完了面。
草草吃完午飯,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糖葫蘆攤位。
攤位上的只有糖霜糖葫蘆——也是,大夏天的,要是做那種老式的糖葫蘆,不化的哪裡都是。
但是糖霜糖葫蘆實在難以吸引我們,畢竟這麼多年我們吃的都是透明糖衣裹的糖葫蘆。那種糖葫蘆最適合冬天吃,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糖葫蘆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誘人的紅色糖衣包裹著新鮮的山楂,酸甜可口
除了北京的小吃,這裡還能吃到其它地方的一些名小吃。比如長沙的臭豆腐,我們一人要了一份,真心味道不錯,比老家做的好吃。
這裡還有很多紀念品的商店,一路走過來,有好幾家在賣老北京布鞋。
我們說到要不要給爸媽買雙,就進店裡去看。
沒想到隨隨便便一雙布鞋,竟然上百元,真是震撼了我的三觀。
要知道這種布鞋在油城有它的名字,叫做“懶漢鞋”,5元一雙。我初中就是穿著這個鞋過來的,所以心裡十分明白。
我把這情況跟老大和周建一說,兩人也直說買這個實在沒必要,要是真買回去送給爸媽,說不定要換來一頓臭罵。
還有一些什麼鼻菸壺、玉器、金銀首飾的地方,不過對於這些我們都是在沒有興趣。
買什麼紀念品呢?
我們看了一遍,初步有三個意向,分別是酥糖、稻香村糕點和果脯。
聽店家的推銷,酥糖外層酥脆、內裡軟糯、層次分明、香甜可口,當然不同品牌的酥糖在製作工藝和配方上略有不同,因此口感和味道也有所差異。
除了傳統的酥糖外,還有許多新口味的酥糖推出,如椰香酥糖、芝麻酥糖、燕麥酥糖等,這些酥糖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和創新,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只可惜,很多年前我記得大家還經常吃吃糖,可是到了現在,就連過年都不怎麼吃糖了。
而稻香村糕點也非常有名,甚至人家除了糕點,也做酥糖。它的的糕點種類繁多,製作精良,口感豐富,包括月餅、酥餅、麻花等,每一種糕點都有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口感。據人家介紹,這些糕點在製作過程中,極其注重選料和製作工藝的精細,確保每一款糕點都符合高標準的質量要求。
而且和酥糖的包裝不同,稻香村非常注重包裝和外觀設計,每款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