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天下雄關(第1/2 頁)
包車就是快,雖然花了280元,不過還是很值得,十點左右出發,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地方。
不知道別的長城的關是不是有這樣的字,但八達嶺長城這裡的城關上掛著一片大大的匾額,上面明晃晃刻著大字“天下第一雄關”。
周建說北京有好幾個居庸關的地方,咱們來這個是個最著名的,從這裡上去,能看到毛主席的題詞。
上去之前,我們找了一個點拍了幾張照片,背景就是長城。
我坐在石墩子上,翹起二郎腿,心中十分激動,終於能夠登上長城了!
要知道,還是小學生的時候,還在老家的時候就從書上看到了最經典的一個描述:從月球上能看到的地球的建築只有三個,一個是埃及金字塔、一個是荷蘭大風車,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
多麼自豪的存在啊!
實話實說,早就很想到長城上看一看,看看這個橫亙中國東西、連通上下兩千年的建築,究竟有多麼曠古爍今。
聽說還有纜車上長城的路線,不過我們三個二十歲的大小夥子對此完全不屑一顧,我們就是要徒步登長城,這不僅僅是為了檢驗自己的身體強度,更是為了一步一腳印來丈量自己登上長城的過程,同時感受古老長城的滄桑與壯麗。
登長城的過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雖然每一步都充滿了新鮮與驚喜,但越往上走就越來越疲憊和痛苦。
沿著蜿蜒曲折的步道,我們穿越了一座座烽火臺,每到一個新的高度,身體的疲憊就會達到一個新的峰值,但同時眼前的風景就愈發壯觀。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近處的長城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我們不時駐足拍照,也是為了緩解體力,記錄下壯美時刻的同時,不忘喝上幾口水。
隨著高度的增加,挑戰也愈發嚴峻。腳步愈加沉重,呼吸愈加急促。而且長城的臺階寬窄雖然比較統一,但是高度和深度都不一致,每一步之間的頻率幾乎沒有同步過,這也給我們的登長城增加了不少難度。
終於來到半山腰,那裡矗立著刻印著毛主席題詞的石碑,大家紛紛在那裡排隊合影,我們自然也不能例外。
那句題詞是“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很記得這句詞,因為初中的時候就有一個單元專門學習毛主席的詩詞,對這個記憶相當深刻。
其實更深刻的是當時發生的一件“毛詩比賽”,毛主席詩詞那個單元學完之後,我們語文老師佈置了一個活動,要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每組各有一個組長,負責組織這個組的同學開始背毛詩,到最終比賽的時候每個組的同學輪流開始背詩,然後四個組長根據背的效果打分,平均分計入整組的比賽成績。
當時我們班不愛學習的體委就在我的組,而我因為是學委,自然而然當上了組長。
我最擔心的就是體委沒有拿得出手的詩詞——因為如果只會背一兩首的話,非常容易被別的小組頂掉。當時我選擇自己最後背詩,目的就是讓我的組員儘可能的都能得分——背到前面的同學背過的、背不出來的肯定無法得分,背的磕巴的肯定要少得分。
輪到體委的時候,他成功的順溜的背出了《清平樂·六盤山》,裡面就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詞句。
而最終輪到我背的時候,我的選擇已經不多了,我雖然突擊了很多毛主席的詩詞,也能背出來一首別人沒有背過的,但是最終還是有些磕巴。
打分的時候,我都不好意思給自己打太高的分。而負責統計分數的班長看到我給自己打的分,悄悄跟我說也就你最公平、打分最公正,其他那三個組長都給自己組員打得高、把別人打的低。
那次比賽的最終成績我早已經忘了,只是無數次在回想,自己做的的確不到位,甚至背詩的效果都不及我們的體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