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逛中關村(第1/2 頁)
吃了午飯,我們沒有再回旅店,而是直接透過乘坐北京站前的地鐵,開始向中關村進發。
我們東北有地鐵的城市屈指可數,三個半省的遼闊地帶,只有長春和大連有地鐵,所以這個交通工具在我眼裡是真的超級新鮮。
地鐵是真的快啊,在擁擠的首都,地鐵的速度簡直就像是在飛一樣,根本沒有堵的可能。
今天是第二次坐地鐵——昨天去清華是第一次——這一次打算好好見識一下地鐵這個超級無敵大裝置。
買票、排隊、過安檢、入站,一切都和坐火車的感覺很像。只是地鐵在地下,我們進了地鐵站就乘坐向下的電梯,來到了地下的地方。
隨著地鐵緩緩駛入站臺,我踏進了車廂。一股獨特的金屬味兒和輕微的機械聲響,提醒我這是一種不同於火車和公交車的全新交通方式。可能是這個時間人不太多,我們雖然沒有找到空座位,但是地鐵裡並不擁擠。
因為不擁擠,所以有閒情逸致,我打量著周圍的乘客,坐著的乘客有的在看書,有的在看手機,有的在閉眼小憩;站著的有的也在玩手機,有的則是看著窗外,還有個別的人應該是在閉目養神,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嘈雜的人語。
地鐵啟動,一個輕快的加速將我們徹底帶入地下世界。車輪與軌道的摩擦聲在隧道中迴盪,彷彿是一首獨特的樂曲。透過車窗,我看到了被列車燈光照亮的隧道壁,它們快速地後退,彷彿在為我們的前進鋪路。
車廂內的廣播聲不時響起,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換乘資訊在空氣中迴盪。我閉上眼睛,感受著這種速度與節奏,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地鐵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它更像是這座城市的脈搏,帶著無數的故事和情感在城市中穿梭。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我們先後在地鐵的提示下,在西直門和大興站換乘,最終成功抵達中關村站。全程半個多小時,地鐵票是一次性的,出站的時候被出站口的機器直接吞掉了。
我心想,我在離開北京的時候,一定要買一張地鐵票,也不買去太遠的地方,只買兩塊錢的,但是我不用,這樣我就等於花了兩塊買了一份紀念品:紀念自己第一次見識地鐵,北京的地鐵。
因為是公共交通,上下站的時間很緊迫,到站之前我們就隨著人流來到了門口等待下車,畢竟公共秩序是先下後上。
我們被人群裹挾著離開地鐵,我們也裹挾著別人,反正都是烏合之眾,也無所謂誰主誰次。
就在車門開啟的瞬間,一股涼爽的微風穿過烏央烏央的人群,竟然能夠透過縫隙拂面而來,但那微風攜帶的氣味並沒有什麼美好之處,反而夾雜著難以描述的奇怪味道。
走出地鐵站口,下午的陽光灑在地面上,形成一片金色的光海,遠處公路上似乎出現了視線的扭曲,看來是空氣溫度不同導致的光線折射。
我抬頭看了看中關村的路標,深吸了一口悶熱的空氣,隨即開始流汗。
北京也太熱了,這才7月份啊,下個月豈不是要更熱!
周建說,聽說前年奧運會的時候北京限過號,那時候每天有大約一半的機動車被消減不能上路,汽車尾氣減少了,溫度也沒這麼高。
我看著擁擠的北京交通,我說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可能再限號。
周建說,那只是時間早晚的事兒,說白了不僅僅是交通,以後為了改善空氣質量,限號也是必然。
外面太熱了,我們只是穿著單褲短袖,但是走上一會兒就已經全身大汗淋漓,好在地鐵站出來離中關村不遠了,我們終於堅持走到了中關村。
中關村也是北京的重要景點之一,在周建的科普下,我發現我的日記有向遊記發展的趨勢。
其位於北京市海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