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東幽日記 > 第105章 離開廢墟

第105章 離開廢墟(第1/2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聖經千問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

其實要走的時候,才發現我並沒有真正好好了解過這個實習基地,一些道聽途說從此將再與我無緣,一些破舊乃至廢墟般的存在也從此將再不會讓我體驗。

人總是這樣,直到離開才開始覺得珍惜,知道將永久失去才想要更多的回憶。

在實習的最後一天,我要把很多有關的內容詳細的記錄下來。

我知道我目前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我肯定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將它們忘得一乾二淨——我甚至知道我現在都沒有記住它們——但我希望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翻看自己的日記的時候,我會欣然一笑:原來它們在這裡。

好了,以下會有一個較大的篇幅來展現我的實習筆記,或許多年之後我會發現其中有錯誤,但那又怎麼樣呢,起碼在今天,它們見證了我在柳江盆地的五天實習生涯。

當然,不可避免的,很多內容其實有可能是抄的以前的師兄師姐的筆記,但是抄筆記也是一種學習,不是嗎?

言歸正傳!

我們三省石油大學09級油工7班大一暑期實習內容為野外地質實習,實習區為秦皇島市柳江盆地。

柳江盆地地層屬於華北型地質區域,除普遍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中下三疊統、白堊系及第三系之外,其它時代地層發育較好,地面出露較全,各地層單位劃分標誌清楚,化石較豐富,地層特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進行地質實習考察的優秀場所。

全區範圍內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統和二疊系,中生界上三疊統和侏羅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各時代沉積地層分佈佔本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第四系分佈最廣,史生界次之,其它時代地層零星分佈,均已被踏勘和標註。

全區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2公里,北、東、西三為峻峭的叢山所包圍,僅南面向渤海開口。

貫穿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源於青龍縣的黃前山,與湯河一起注入渤海。

盆地內以低山、丘陵地形為主,最高山峰為西北部的老君頂,海拔493.7米,最低處為東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為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佈區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至300米之間,山峰多在400米以上;東部山區山峰海拔高度一般為160到300米。

在低山和丘陵之間,多發於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礫石堆積,河床、河漫灘和階地等河流地貌發育。總的地貌特徵與全實習區相同,亦表現為西北高、東南低。

臨海地帶長約50公里,海岸地貌發育,侵蝕與堆積海岸相間分佈,形成了許多優良浴場。暫時性地面流水作用強烈,坡積物、洪積物隨處可見。

實習區內的兩處重要地質構造之一是柳江向斜。

柳江向斜軸向近南北,軸面近於直立,略微西傾,由於中生界與古生界角度不整合接觸,向斜軸面有遷移跡象,可能是由於構造疊加造成。東翼區地層出露寬,總體近於單斜,地層傾角10到25度之間平緩而穩定,構造簡單。

西翼出露面積狹窄,寬度僅為東翼區的三分之一,次級褶皺發育,傾角較大,受後期巖體侵入的擠壓影響,區域性直立倒轉,在山羊寨等地可看到次級褶皺。

其二是吳莊背斜。該背斜展布在趙莊、吳莊、花廠峪一帶,近南北向延伸,亦是柳江向斜西翼的疊加構造。核部出露徐莊組頁岩,樞紐兩端被斷層切割。兩翼為張夏組、鳳山組,西翼傾角30至40度,東翼產狀總體複雜一般20至30度,受東側逆衝斷層影響區域性變化很大。

斷裂構造主要發育在柳江向斜的四周,各

目錄
[主歌劇魅影]救贖法老王(遊戲王)霸道王爺溫柔愛卿本兇悍:廢材狂小姐(全本)拉拉的sm生活第三部是否變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