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第54講(第1/6 頁)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虛空藏菩薩:顧名思義,他修空大,觀空性。這是最典型的禪宗法門。禪宗本身就有無量的法門,觀空是一個基本點,其它種種修鼻識也好,觀什麼什麼也好,最後是不是要都歸結到一個空啊?但是他跟前面種種的引導法門又不一樣,觀空難度就更大。他沒有一個影子,就是保持一種動靜平衡的心態。他是以空為境。
我與如來,定光佛所:這是虛空藏菩薩當初和釋迦如來一起在燃燈佛座下修行。定光佛就是燃燈佛。要注意,我們雖然以《法華經》《楞嚴經》為主,但向來不反對乃至提倡你明心見性之後,你不妨多看一些經典,乃至修一些外道法門。你懂得越多,教化眾生的方便也就越多。但是必須要有個前提,否則你不能修。
得無邊身:四空天人就能得到無邊身,那阿羅漢、辟支佛也是得到無邊身,修禪宗而見到空性也是無邊身。從形相上來講,都是一個虛空身,但是境界不一樣。四空天的那種無邊身在福報滿了二十萬大劫以後還要往下落,落到有邊。如果生一念嗔恨心,還要下無間地獄。阿羅漢、辟支佛的無邊身永遠不會落到六道輪迴。菩薩的無邊身既可以從空出有現眾生相,同時他無邊身的功德也不會消除。他回到佛土,當下又恢復。所以願身再來的菩薩,他有身就是無邊身。那麼,如果聽聞一心三藏,你一點點都不懷疑,我告訴你,你早就證過無量次的無邊身,否則你不容易開啟這個心量,大家明白嗎?過去世中沒有證到無邊身,他聽這個法就比較困難,他似是而非。但是你這樣認真聽反覆觀照,你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同樣的境界。這叫早晚上床,一起天亮。
有些人從來沒有聽過《法華經》,從來沒有聽過《楞嚴經》,但是一聽到這個名,他一下就會熱血沸騰起來,渾身汗毛直豎,下決心要受持。當時他還不知道《楞嚴經》《法華經》是什麼東西,他也要受持。為什麼?這是他的習氣。因為他過去世中就是受持《法華經》《楞嚴經》。《無量壽經》怎麼講的?聽到佛號、鐘聲、鼓聲,汗毛為之豎起,乃至流淚痛哭之人,不是凡人再來。所以我們要以此檢驗自己在過去世中修行的功德。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這個菩薩證得無邊身以後,他這心力是不是擴大了?「手執四大寶珠」,虛空藏菩薩以虛空為身,應以空慧為手。「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四大能夠說為寶珠,一定是證到了內四大與外四大是一個本體。「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就在於證得無邊身,觀得內四大與外四大圓融為一體,這是不是智慧啊?以此智慧,「照明十方」,照明三世,照明萬法萬相。怎麼樣照啊?會相歸性為照。佛在前面講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統統會歸如來藏妙真如性。「十方微塵佛剎」,既可以說為佛剎之多,也可以說為小至微塵,大至佛剎,無法不包,無法不容。「化成虛空」,前面「手執四大寶珠」是表法力、道力,這是不是表報身功德?是不是前面講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啊?虛空藏菩薩必須先見空性,破一切的萬相而歸於一個空性。而他這個時候化成的虛空已經不是虛空,為什麼呢?萬法化成的虛空是不是妙有啊?他已經看到了妙有。
這種修法在最初觀空時是用一種頑固的意志力,把一切有相破除,包括諸佛三十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