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懷安的信(第1/3 頁)
唐陽回去後,李雪燒好熱水,倒進趙寒讓陶瓷窯做好的浴缸裡,讓她享受了一把現代化泡澡。
“當家的,這是王武給先生帶來的懷安將軍的信。”唐陽泡澡前,把信交給了趙寒。
“在打仗這方面,他可真是個莽夫。”
自打算給將軍府送去重弩以來,趙寒就知道懷安那邊要有動靜。卻不想,他竟送來這麼厚的一封信。
趙寒接過厚度感人的信封,開啟看了起來。
信中先是翻來覆去表達對趙寒的感謝,溜鬚吹了一通,接著才說到重點:
吳士雄行軍第六天,懷安派出去送信的斥候就追上了他,告知其已找到趙寒的訊息,吳士雄興奮不已,令軍隊就地安營紮寨,等候懷安的傳來後續訊息。
趙寒在將軍府做出第一把精鋼連弩後,懷安又差人送去信箋。信中描述了趙寒與高成峰的比試過程,對精鋼連弩的威力與趙寒高超的技藝讚不絕口。
吳士雄看過信後,大為振奮,彼時連弩的威力,已經大大超過自己目睹趙寒搏殺花豹那個階段。
他繼續在原地耐心等待,並回信讓懷安表露留住趙寒的心。
懷安有一次來信後,信中提到趙寒給出的對付騎兵的陷馬坑策略,和根據吐蕃人特性而設計出的誘敵之計,讓吳士雄恍然一驚,連連稱絕,興高至極,飲酒舞劍,不亦樂乎。
趙寒做完五百把連弩後,懷安又差人即刻押送至吳士雄處,並附上了原本給趙寒的一萬兩銀票。
吳士雄收到連弩時,熱血沸騰,軍中也士氣高振,立即拔營開動,向大慶邊境趕去。
見到銀票時,又對趙寒心懷家國之情肅然起敬。
大慶再往西走,便是海拔極高之地,那裡晝夜溫差極大,空氣稀薄,陽光又極為毒辣。許多將士不適應,仗還未開打,便已病倒大半。
無奈,只得暫時駐軍,安排軍士聯絡連弩。
這連弩果然強悍,其威力不僅遠超一般弓箭,更主要的是它那驚人的速度。
有了這五百把連弩,就相當於有了比高成峰還厲害幾倍的弓箭高手,其戰鬥力的提升之巨大,可以想見。
講完這些後,懷安在信中提出幾個難點,倒也不是找趙寒要方法,而是以討論的形式,希望趙寒能談談自己的想法。
其一就是士兵難以適應極端環境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趙寒的確沒什麼辦法。
根據分析,無非就是這些士兵發生了高原反應,受紫外線照射嚴重。
晝夜溫差大倒是好解決,注意根據時間增減衣服就行了。
倒也不是趙寒膽子大,針對高原反應和紫外線的問題,他還真想出了點子。
現代人會有嚴重的高原反應,主要原因是前往高原地區時,通常是坐飛機、火車、高鐵等快捷的交通工具,在途中沒有適應的時間。
吳家軍出現這種情況,想必也是行軍過快導致。
所以辦法就是減緩行軍速度,慢慢適應環境,才能在交戰時穩住陣腳。
此外,針對嚴重的高原反應者,可以透過蒸汽療法來加入氧氣攝入來治療。大概類似於蒸桑拿,只不過整體溫度沒有蒸桑拿那麼高。
第二個問題是勞動力短缺。
吳家軍神勇,儘管出征時吳士雄帶了五萬精銳,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他先帶兩萬火速趕往大慶邊境,這便導致在修築戰鬥工事例如陷馬坑時,兵將短缺,根本調撥不及。
人力永遠是限制發展的第一因素,這點在任何朝代都得充分證明。
趙寒也一時為難。
“看來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真是通透至極啊?”趙寒為難間,想到了這句話。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