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有功當賞,有罪應罰(第1/2 頁)
宋寧遠喊得如此大聲,這是沒辦法的事。他一個九品縣令,也只能站在大殿門口稟報。因為裡面最低的官員品階也是正八品,就連從八品也是不得傳召不能入內的。 “宋寧遠,你上前來。”李世民待宋寧遠來到近前時接著問道:“朕問你,你的萬年縣內可有外來流民?你這些日子可有應對之策?” 李世民的問話很直白。與其說是問話,還不如說是問詢。因為前一個問題已被後一個問題圈死的答案,那就是長安有外來的流民。這種問話的方式相對於李世民這種帝王來說,很低階。 宋寧遠可不是個笨蛋,為官十餘載,早已能聞其言而知其意。 “臣啟陛下,萬年縣常年流民不斷。往常只是約束其行動範圍,不使之生亂。”宋寧遠奏稟:“本縣所轄範圍於十日前查證,流民數量開始暴增,本縣立刻在敦化坊及芙蓉園周邊開闢出數十畝地方搭建草棚收攏難民。同時請長安各牙行給予其工作,以換食物果腹。 本縣呼叫縣衙錢庫內的官錢六十貫,用以購買雜糧救濟老弱流民。此事已向吏部、戶部報備。奈何流民日漸增多,萬年縣已經無力應對。 昨日與轄內青龍寺、慈恩寺、龍華尼庵等寺廟住持商定,今日開始便由他們一同協助施粥救濟難民。不曾想,皇子與公主卻是先行了一步施粥救災,如此善心實在是國之大幸。” “你所言可是實情?”李世民緊皺的眉頭微微舒展。沒想到長安城內還是有個為民辦事的好官。 “臣,所言句句屬實,陛下可以即刻派人查證。”宋寧遠可不怕李世民去查,他說的是實情。 “朕自會去查。”對於宋寧遠的話,李世民其實已經信了八九分:“宋寧遠,長安縣令身體抱恙已經致仕,你且暫代長安縣令一職,共管兩縣事宜。務必全力協助三皇子施粥賑災,務必保證不能再餓死一個百姓。此事若是做得好了,朕給你升一階官職。” “謝陛下隆恩,臣自當盡力!”宋寧遠立即謝恩。 “你先退下,回去準備接手長安縣令一職。”李世民揮退了宋寧遠,又讓李恪幾人退去。 李世民雙眼直直望著殿門,不再說話。他在等房玄齡與崔明德回來,同時,也在心裡磨著許久沒動過的殺機。 作為皇帝,最怕的便是朝堂上有人陽奉陰違、政令不通。遇到這種情況,除了殺,沒有別的辦法。李世民準備好好磨磨自己的殺人刀,讓那些害群之馬付出應有的代價。 日近黃昏,李世民終於等來了房玄齡與崔明德。兩人入內,身後跟著數名宮中侍衛,兩人一組抬著幾口大木箱。 “快,快給朕說說你們這些時日的賑災情況。”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招兩人上前。 崔明德與房玄齡兩人互視一眼,房玄齡官職雖高,但是卻示意崔明德答話。 崔明德微一點頭便道:“啟稟陛下。所需正在的糧草與家禽以全部運抵各州府。而糧庫中調撥的糧草也已悉數填平。” “兩位愛卿辛苦了。”李世民道:“我知你等事務早已辦結,但是,為何會耽誤這許多的時日才回?” 聽李世民這麼一問,崔明德便識趣不言。而房玄齡則是行一禮道:“陛下,臣等晚歸蓋因多地糧倉虧空數額巨大,加之州府多有賑災不力之舉,臣等現已徹查清楚,請陛下明斷。” 房玄齡說罷,示意侍衛將木箱開啟。一卷卷竹簡裝滿了箱子。房玄齡取一冊竹簡呈上,便開始複述著裡面的內容。群臣對此見怪不怪,擁有驚人記憶力的房玄齡,可說是過目不忘。 “……徐州倉,倉稟記錄有糧五萬石,實際有糧三萬七千石。揚州倉,倉稟記錄有糧七萬石,實際有糧五萬萬兩千石。揚州倉,倉稟記錄有糧十萬石,實際有糧不足六萬石……”隨著房玄齡的訴說,李世民的臉色變得鐵青。朝堂之上的官員也滿是詫異,紛紛小聲議論。 “襄州、汴州等地並未發現蝗蟲成災的跡象,其所配的兩萬羽家禽,臣做主運往魏州以保秋糧。涼州、蘭州、秦州三處蝗災最盛,臣請加運糧食賑災。河北道的幽州、薊州也有蝗災,只是此地秋糧已收,蝗蟲早已過境,臣斗膽將家禽一萬羽一併歸入洛州。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