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啟程(第1/4 頁)
燕王一系開始了年後的啟程準備,鳳陽,新組建的燕山衛接到命令後,士氣高昂,整裝待發。然而,在這群士兵中,有一部分軍戶卻心懷猶豫,他們對於即將的遷徙感到不安。這部分軍戶與朱棣當初初入百戶時的情境頗為相似,他們渴望的不過是穩定的土地,安逸的農耕生活,遠離戰爭的紛擾。
在朱棣推行改革之時,這些人中有的選擇了退出戰兵序列,轉為預備役,他們的收成被分配為三成在百戶所,七成屬於自己。雖然這樣的生活相對安穩,但當遷徙的命令下達時,他們仍然感到猶豫。他們擔心離開熟悉的土地,擔心未來的生活無法保障,擔心家人的安危。
而那些家中仍有親屬在戰兵隊伍的軍戶,他們的擔憂更甚。他們害怕此次遷徙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也害怕自己會因為離開而失去在軍隊中的地位和待遇。這些擔憂和顧慮,使得他們在面對啟程的命令時,顯得猶豫不決。
朱棣深知這批軍戶的重要性,也理解他們的擔憂。他明白,要讓這些軍戶心甘情願地跟隨自己遷徙,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命令和強迫,更需要的是溝通和理解。因此,他和徐妙雲再次親赴鳳陽開始了一系列的安撫工作,親自走訪各個軍戶,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消除他們的顧慮。
在朱棣和徐妙雲的耐心溝通和細心安撫下,大部分軍戶開始逐漸放下心中的擔憂,他們開始理解朱棣的意圖和決心,也願意為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最終,燕山衛在朱棣的帶領下,順利地完成了年後啟程的準備,開始了他們的新徵程。
隨著年後的啟程準備完畢,燕山衛共計1650餘名士兵,手持兵部的路引,踏上了遠赴北方的征程。他們肩負著保衛國家邊疆的重任,心懷堅定的信念和決心,踏上了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在這批士兵中,朱棣原來擔任教導員的護衛們也紛紛迴歸他的身邊,他們忠誠可靠,是朱棣的得力助手。與此同時,北方也已經有了新的教導員人選,許松在那裡已經培養了自己的班底,等待著這批軍隊的入駐,以便正式上任。
燕山衛計程車兵們雖然面臨著未知的挑戰和困難,但他們堅信在朱棣的領導下,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使命。他們心懷國家的利益,願意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次遠赴北方的征程,對於燕山衛計程車兵們來說,不僅是一次考驗,更是一次成長的機會。他們將在北方的土地上紮根生長,為保衛國家的邊疆安全而努力奮鬥。而朱棣也將帶領著他們,共同書寫屬於他們的輝煌篇章。
朱棣站在高處,目光深遠地望著逐漸遠去的部隊,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不捨。他知道,這支部隊將是他未來在北方的重要力量,也是他實現抱負的堅實後盾。隨著部隊消失在視線之中,朱棣轉過身來,準備和徐妙雲一同返回京城。
在京城,朱棣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他需要收拾行裝,準備年後就前往北平就藩。這不僅是他個人生活的轉變,更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一步。朱棣深知,這次遷徙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明的未來和國家的穩定。
與此同時,來福也已經先行前往了北平。他將在那裡開設分部,為朱棣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來福是朱棣的得力助手,他的到來將為北平帶來新的活力和希望。
朱棣和徐妙雲返回京城的路上,兩人的心情都有些複雜。他們知道,這次遷徙意味著他們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但他們也堅信,在彼此的陪伴和支援下,他們一定能夠度過一切難關,共同迎接未來的輝煌。
隨著京城的漸行漸近,朱棣和徐妙雲的心中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他們知道,新的一年將有新的征程等待著他們,他們將攜手並進,共同書寫屬於他們自己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