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白馬溝之戰(第1/2 頁)
朱棣全副盔甲,威嚴地站在北平學院的高臺上,他的目光如炬,掃過臺下的軍官和官吏。他知道,這一刻,他必須讓這些人感受到他的決心和力量,他必須煽動起他們對建文帝的不滿和憤怒。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洪亮地開口:“諸位將士、諸位同僚,你們都知道,燕雲十六地是我們的故土,是我們的根基。自五代十國以來,這片土地被胡人侵佔,我們的人民在契丹、女真、蒙古的鐵蹄下苦苦掙扎。是我們的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派遣徐達大將軍北伐,才將我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然而,南方的那些文官們,他們是怎麼看待我們的?他們嫌棄我們粗鄙,不屑與我們為伍。他們視我們為負擔,抱怨我們消耗了他們的錢財。他們甚至排斥我們計程車子,不給我們公平的機會。我們靠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血汗,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現在,他們又要來剝奪我們的一切,你們能答應嗎?”
臺下的人群情緒激動,齊聲高呼:“不答應!不答應!”
朱棣點點頭,繼續說道:“建文帝,他為何要對我下手?不是因為我有什麼過錯,而是因為我威脅到了他的皇位。他害怕我,就像他害怕他的父親一樣。他知道,我有著和他父親一樣的雄才大略,一樣的治國安邦之能。而他的母親,那個心腸狠毒的女人,她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殺害無辜的嫡子朱雄英。”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而充滿憤怒:“建文帝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他只知道聽從他母親的話,從來沒有自己的主見。他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不懂得如何安撫百姓。他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私利,不顧大明的安危。
朱棣的聲音突然拔高,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如今,他們又要來抓我,想要將我置於死地!這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朱棣,絕非任人宰割的羔羊!我要起兵靖難,推翻這個無能的建文帝,解放大明,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臺下的軍官和官吏們被朱棣的演說深深打動,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建文帝的憤怒和對朱棣的敬仰。他們知道,跟隨朱棣,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是他們能夠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朱棣看著臺下群情激奮的人們,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他知道,他已經成功地煽動了這些人的情緒,他已經為起兵靖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相信,只要他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推翻建文帝,解放大明,創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輝煌時代!
然而,這場決戰也充滿了悲哀和無奈。朱棣和徐輝祖原本是親戚,本該關係親密,如今卻不得不兵戎相見,這無疑是他們個人和師徒關係的悲劇。此外,這場戰役的勝負也關係到無數人的生死和國家的命運,因此也充滿了沉重和莊嚴。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朱棣和徐輝祖作為同一個人徐達教出來的徒弟,一個是徐達的女婿,一個是徐達的長子!能夠在如此重要的歷史時刻擔當重任,各領一軍,展現自己的才華和決斷力,也是一種榮幸和肯定。他們的決戰不僅是對個人能力和智慧的考驗,更是對天下興亡的擔當和責任的體現。
總的來說,這場決戰既是朱棣和徐輝祖個人命運的轉折點,也是國家興亡的重要時刻。它充滿了悲劇和無奈,但也充滿了榮譽和責任。無論結果如何,這場決戰都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朱棣親自率領大軍,一路殺向白馬溝,準備與南軍主力決戰。南軍由徐輝祖統領,雙方在白馬溝一帶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天剛矇矇亮,白馬溝的戰場上已是劍拔弩張。南軍此次傾巢而出,精銳盡出,基層軍官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中層將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統帥徐輝祖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前方的燕軍陣地。
徐輝祖深知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