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交換(第1/2 頁)
徐達的病榻前,氣氛沉重而肅穆。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將軍,如今已是生命垂危,氣息微弱。朱棣,這位未來的大明皇帝,此刻正緊握著徐達的手,眼神中充滿了關切與不捨。徐妙雲,徐達的女兒,也是朱棣的摯愛,早已泣不成聲,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打溼了衣襟。
徐達微微張開眼睛,看到女兒如此傷心,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柔情。他努力擠出一絲笑容,聲音微弱而堅定地對徐妙雲說:“妙雲,不要哭了。我們都是武人的兒女,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這一生,經歷過無數的風風雨雨,早已看淡了生死。你出去一下,我有事情要和燕王說。”
徐妙雲雖然心中萬分不捨,但看到父親堅定的眼神,她知道這是父親的命令,不得不從。她依依不捨地看了父親一眼,然後轉身走出了房間。
門輕輕關上,房間裡只剩下徐達和朱棣兩人。徐達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在積聚著最後的力氣。他看著朱棣,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信任和期待。
朱棣看著徐達,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徐達不僅是他的岳父,更是他的恩師和戰友。他們一起經歷過無數的生死考驗,共同保衛這大明的江山。如今,徐達即將離他而去,他心中充滿了悲痛和不捨。
徐達看著朱棣,緩緩開口:“燕王,我這一生,最驕傲的就是能夠有你這樣的女婿和學生。你聰明、勇敢、有決斷,是大明未來的希望。我死後,希望你能繼續堅守我們的信念,保衛我們的江山。”
朱棣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緊握著徐達的手,聲音哽咽地說:“師傅,您放心。我會牢記您的教誨,繼續保衛我們的江山。我會讓大明更加強大、更加繁榮。”
徐達的臉上洋溢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欣慰,他望著朱棣,眼中充滿了期待和信任。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女婿啊,我對你一直抱有很大的期望。我知道你心中的抱負遠不止於此,我也清楚當前的局勢對你來說並不樂觀。”
徐達頓了一頓,似乎在尋找最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繼續說道:“我打算上書朝廷,推薦你暫時接替我統領這十三萬邊軍。我知道,你的父皇在短時間內可能難以找到一個能與你我相媲美的統帥來接管這支大軍。為了邊疆的穩定,朝廷可能會選擇妥協。”
說到這裡,徐達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緊盯著朱棣,彷彿要看透他的內心。他繼續說道:“但是,我也明白,你可能需要向你的父皇展示一種態度。你需要讓他看到,你不僅有才華和能力,更有對國家和朝廷的忠誠。”
朱棣聽著徐達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徐達不僅是他的岳父,更是他的導師和朋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著徐達,說道:“岳父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會用我的行動來證明,我不僅有才華和能力,更有對國家和朝廷的忠誠。我會讓父皇看到,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徐達看著朱棣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欣慰。他知道,這個年輕人已經準備好承擔起更重的責任了。他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好,我相信你。那麼,我們就開始準備吧。就讓我臨死前為我女婿增加一柄利劍吧。”
徐達緩緩的閉上了雙眼,徐達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他為明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備受朱元璋賞識,被譽為“開國第一功臣”。洪武十八年(1385 年),徐達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朱棣的報喪奏摺和徐達的臨終奏摺幾乎同時抵達了金陵。這兩份奏摺,一份充滿了戰友情深,一份充滿了忠誠與懷念,都讓人深感痛心與惋惜。
徐達的奏摺中,他首先回憶了與朱元璋小時候的情誼,那時候的他們,一起在田野裡奔跑,一起在河邊釣魚,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那些無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