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戶調之制(2)(第1/3 頁)
司馬炎聽了高興,便問道:“朕也知道是不少,但具體有多少個番屬國,你們誰能說出來?”
“這個……”大家只知道奉迎皇上,但一問到具體數字,都面面相覷,誰都不知道。
司馬炎連問兩聲,見大家答不出來,便有些不高興。此時,他看見舒晏在諸大臣之末遠遠站著。他知道舒晏雖然做尚書郎不久,但卻非常勤勉,尚書檯各個部曹各種事宜全都熟諳,便招舒晏至近前問道:“你可知,四夷入貢的共有幾國?”
舒晏在每一曹更值,不但專心做好實時任務,而且還非常有興趣研究以前的資料。他當然知道。“回陛下,如今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夷之中,東夷入貢的有夫餘、馬韓、辰韓、弁韓、倭國等;西戎有吐谷渾、焉耆國、龜茲國、大宛國、康居國、大秦國等;南蠻有林邑國、扶南國等;北狄有匈奴、鮮卑等部。四夷入貢的共有二十三國。”
司馬炎聽了高興異常,又有些飄飄然了。舒晏見皇上高興,心想:何不乘著皇上高興,將心內一件事關百姓困苦的事向皇上奏明一下?
原來,舒晏在閒暇之餘,經常與家鄉的韓若馨及夏亭長通訊。他雖身在洛陽,卻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韓若馨,經常在信中說一些勉勵的話。若馨呢,也一直說自己如何如何安好,請舒晏放心。可是昨天,舒晏接到了夏亭長的來信。夏亭長在信中說,若馨擔任舒家莊庠學助教,汝陰方面依然沒有發放薪俸,仍然是在做義務,只靠鄉親們替他收拾的那幾畝薄田度日。而且,今年若馨已經十六歲了,他要比以前多繳納一倍的賦稅。舒晏讀了信,心裡為這兩件事感到憂鬱。
第一件庠學的事,因為籌建庠學是自己一手操辦的,若馨義務做助教也是自己的意思,可籌建庠學開始到現在都一年了,汝陰國居然還不給助教發放薪俸!如果舒家莊庠學沒有發放的話,那麼其餘庠學很可能也沒有發放,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涉及到的人就多了,弄不好就會影響家鄉庠學的成敗。
跟庠學助教的事比起來,若馨小小年紀要多繳納一倍賦稅的事,涉及到的人就更多了,全國範圍都普遍存在。所以舒晏想借今天司馬炎高興,把關於賦稅的事向皇上提個大膽的建議。他心中雖然懷著美好的憧憬,但實際上他太高估了自己一介寒門的實力,與眾豪門斗,不異於螞蟻撼大樹。
先說一下晉朝的稅賦。朝廷賦稅分為按田畝徵收的田賦、按人口計徵的口賦以及契稅和市場交易等雜稅,其中田賦和口賦是主要稅種。在漢末大亂的時候,人口流移,豪族趁機霸佔土地,失地農民較多,無法生存,只能依附當地豪族,豪族的大量土地也需要這些人來耕種。漸漸的,這些豪族大戶人口越來越多,為逃避人口稅,豪族們常常隱瞞自己擁有的這些佃戶數量。這些豪族本身都有免役權,不用繳納賦稅,再隱藏了大量本該交稅的平民,這樣就造成了朝廷賦稅的大量流失。
為增加稅收,司馬炎在統一全國之後,推行佔田制和戶調製。佔田制規定了官員們依據品級佔田的限額,第一品最高佔田五十頃,第二品最高佔田四十五頃,佃戶不能超過十五戶,第三品最高佔田四十頃,佃戶不能超過十戶,以此類推,第九品最高佔田十頃,佃戶只能有一戶。這樣,大量的土地和平民就從豪族手中解放出來。
平民解放出來後,朝廷又鼓勵農民開墾荒地,擴大生產,規定:每名丁男可以佔田七十畝,其中的五十畝屬於課田,課田就是需要納田賦的田,剩下的二十畝不用納賦;丁女可以佔田三十畝,其中的二十畝為課田,剩下的十畝不用納賦。丁男五十畝課田的納賦標準是粟四斛,丁女的二十畝課田標準是一斛六鬥,也就是合每畝納賦八升。次丁男,也就是半成年男子,繳納二斛,次丁女不納。曹操時代,每畝田賦收取四升粟,晉朝不光多收了,而且還有一項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