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這條魚太弱了(食劫為露,餐云為霞)(第1/5 頁)
而如果不具有“能量”這樣一種理念型描述方式,只是擁有這樣的一種“變化”,其由這種“週期·往返性”所摺合而來的“動力”,也依然是能夠引發出“能量”的特徵;達到我們可以“為用”的這樣一種作用;
以前叫做“周天·小周天·大周天·週期”;但知道其所描述的意思就好,所指都是那種“迴圈、反覆往來的變化”;而只有這樣的“往來變化”才能夠展現出“能量”的可用狀態;著相和著形的說,的確是有點像“波”;但我們不要一開始就去思考“波”,而是要從這樣的一種底層邏輯中,加以推理出來,發現它的能量性,存在“波”這樣的一種形象效果。
否則,等來的便就是“看得見摸得著卻化解不了其根源性的迷茫”,一切當然最好都是從這個世界的本源性去出發為好。
即,“往來性·往返性”是可以使事物誕生自己特徵性的一個關鍵所在,我們叫做“週期”;是我們發現、歸納總結一切事物共性的開始;但其世界上的“週期”如何應運而生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週期性”。
即,一種是因為對於“升降起伏·息”的認識;為什麼不說“波”的認識,因為這種“升降起伏”的動態形象已經十分明顯了,用“息”是為了更好的說明,那種週期性回穩的往復生成性。
另一種是我們對於這種在沒有阻礙的“空”中“變化·變通性”事物的著相總結;其要存在事物,要使得事物變通生成,便是要能夠有我們的“泰卦”那種“天上(變出)·地下(變進)”兩股對沖的“一氣之勢”往復相應,往復轉合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形象,才會在這樣一種穩定的往復情形中,有穩定的事物根據自己的需求,源源不斷地輸出。
其中,“天‘上’”,“地‘下’”,皆為動詞,分別指代向上和向下的變通情況;而只有把“天位·變出”放在處下的位置時,它才能夠終日乾乾;
把“地位·變進”放在處上的位置時,才能夠達到一種天官賜福的降雨降水等福傑情況,下凡下來;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自古都是仙女下凡,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而其“天地”都是不異的,為我們在“一炁的變通環節”,我們的“道”中,應空而有的不同·交錯生成的“變進·變出”理念;
如此,其我們這種應空而有的“一炁(氣)”才可以在“變通”中,達到一種往復性的轉化形態。
即,在“天(乾)位”時,向下的強度更高些,在“地(坤)位”時,上升的強度更高些;二者對其我們的這種“一氣”相互拉扯,是我們所看到的“道”的這種作用;
其更在於我們對於“物件性”事物的選定,如何選定的是天地一氣中的雨水迴圈,則就是雨水的升降,如果選定的是樹植、動物則就是此類事物的枯榮情況。
所以,其“變進·變出”的這個範圍的確定,更是我們對於物件性事物的選擇;
即,這類任何事物的“一氣”,必須符合“變進(陰)·變出(陽)”的迴圈拉扯;在這種“往返式的拉扯”中,不斷地生長、成形;這就是“道”的作用。
於天地的雲氣雨水,就是上下的升降;
於地球和太陽,就是往來的變進變出,四季關係;變進形成堅實的物質,變出向陽而生長出茂盛的植被;甚至於光電效應。
於銀河系、乃至整個“無往復界”的宇宙,也依然是這樣的一種“變進·變出”的事物形態;只不過因為其我們“道”的過於廣大,就無法甚至於很難能夠去察覺到這樣的一種“迴圈”情況;
因為這就是我們對於“道·著相”的一種“變通性”理念模型;在不著相中,同時看守眾生的一切著相情況;如此才去講它螺旋升降,環而無端,圓道周流等等形象上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