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雲門兵變(第1/2 頁)
玄鼎三十五年冬,大餘玄宗皇帝君鼎安病逝。
儲君空懸,也未曾留下同繼位相關的聖旨。
陸地神仙魏忠離盤坐於日月湖畔,概不見客。
攝政王君婉意下詔,召回在陵州平叛的三皇子君銘,意圖扶持其登基。
未果,群臣拒絕承認攝政王的身份,政令難出。
與此同時,蓬萊洞天夥同海外各大勢力,傾三宗之力,全力扶持七皇子登基,得四成臣子支援,一時之間聲勢浩大。
玄鼎三十五年,臘月。
三皇子君銘攜軍一萬,趕回雲京。
大軍駐於城外,君銘攜寥寥幾十人,進入京城。
攝政王府,一襲戎裝的君婉皺著眉看著面前謙遜無比的君銘。
緊皺的眉頭絲毫不掩飾她此刻對這位侄子的不滿。
“你父皇給了你二十萬禁軍,你為什麼不把軍隊都帶回來?二十萬禁軍壓境,眼下的一切問題都將不復存在……”
對於君婉的不滿,頗有幾分文人氣質的君銘沒有一絲一毫的領情,極其嚴肅的反駁道。
“王叔,此事需要再提,父皇給我的禁軍是為了平叛,而非以大軍壓境,行那不仁不義之事。
為君者,當以仁義治天下,豈可手足相殘,兵戎相見?
我大餘本就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倘若我君銘再掀起刀戈,我如何面對我那九泉之下的父皇?
七弟年幼,必是受其母影響,只要好生溝通,必然能說服他,和平解決,不生事端。
至於那些蓬萊洞天的人,王叔你的三千衛軍和城外那一萬大軍便是最好的保障。
但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不要動用刀戈。
倘若此刻在這皇城之中掀起腥風血雨,今後群臣何以看我?天下百姓又會以為我是一個怎樣不忠不孝之人……”
一番假惺惺的仁義回答聽的君婉只覺氣血上湧,頭暈眼花。
但想起自己答應君鼎安的事,君婉還是努力平復了自己起伏的心緒,想要再勸一番。
“那就先讓城外的一萬禁軍進城,先下手為強,拿下以蓬萊洞天為首的海外中人……”
不等君婉說完,君銘便揮揮手打斷了君婉的話語。
“王叔,小侄知你從小生活環境艱險,對待事物總是疑神疑鬼,但此事你無需再勸,孤心中已有決定。
既然父皇讓你輔佐孤,你聽孤的便是。”
“你……婦人之仁!”
……
玄鼎三十五年,臘月下旬。
七皇子君言發動兵變,控制了雲門,攜城衛軍當場拿下了想要去拜訪林丞相的三皇子君銘。
當日下午,得到訊息的攝政王君婉調集衛軍殺向皇城,遭城衛軍圍剿,不敵,三千衛軍死傷半數,盡皆投降,攝政王君婉遭擒。
與此同時,墨影樓的刺客源源不斷的湧入京城,劍指武昭。
次日,攝政王君婉被以挾持三皇子君銘謀逆的罪名奪去攝政王封號,關入天牢。
三日後,三皇子君銘自感罪大惡極,辜負了先皇的信任,服毒自盡。
七日後,新年伊始,七皇子君言手持聖旨登基稱帝 ,年號承平。
新帝登基,天下共慶。
次日,新帝下詔。
“越王君婉性情狠毒,為人奸詐,不思皇恩,勾結匪寇,刺殺國母……意圖謀反,特此剝奪其越王稱號,貶為逆賊,滿門抄斬,七日後於雲京街頭當眾遊街問斬。”
……
江南,太平府,臨玄書屋。
不大的書屋裡擺滿了喜慶的裝飾,大門,窗臺,書架……
由林清月自己動手寫的春聯被君臨鄭重的貼在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