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破而後立(第1/2 頁)
“坐吧。”
朱元璋揮手賜座,旁邊候著的岳家軍立即遞上椅子。
這是朱格之前就立下的規矩,現階段,只要是朱元璋在,就優先聽命於他。
要不然,朱元璋難免會起疑心,朱格可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亂子。
“咱不用想,就知道你今日看到的聽到的,有所異樣。”
“要說這西北涼州此處,這般同仇敵愾,必定是有極大的共同利益使然。”
“否則,這些官員以及百姓不會這般如此相互配合演戲,寧願是抱著砍頭欺君的風險也要去做。”
確實如此。
若非利益共通,那些人沒必要三番五次地阻攔。
更沒必要這般遮遮掩掩。
從一開始來到涼州,朱格就覺得心頭被蒙上了一層黑紗,看得見卻是摸不著。
讓他很是不舒服。
今日的一切看似乾淨,實則虛無縹緲,若是他真的想要深入調查,就是那布政使再精密部署也無用。
他之所以沒有進一步下去,就是沒有思慮清楚這些人到底為何要這樣做,包括百姓異族,以及當地官員。
不得不說,涼州情況比他想的還要複雜的多。
困難倒是說不上,但棘手是確確實實。
他當初想要依靠涼州原因諸多,最重要的原因無過於殺滅異族,為大明開疆拓土。
從而解決藩王制度的弊端,推動大明國祚的綿長。
可事與願違,此地異族橫行,百官不合,但凡是涉及大明朝綱的事情,遍佈都是。
見朱格遲遲沒有開口,朱元璋笑了笑:“怎麼,被這些給搞得手慌腳亂了?”
“不。”
朱格頓住,接著沉聲說道:“這件事得步步為營,兒臣自然不會自亂分寸。”
嗯!
此子做事沉穩,還冷靜分析,不失為一良才!
朱元璋感嘆同時,不由地想起了一件與涼州境內發生同樣性質的陳年往事。
建國之初,他在一眾達官貴人開國將領的孩子中,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介平民書生當做了小女兒的女婿。
當時遭到了不少反對聲,殊不知是他那最為憐愛的小女兒安慶公主就是不喜歡那些打了一輩子仗將領文臣的兒子,就喜歡這種溫柔的書生。
另外,他要歐陽倫成為小女兒的駙馬,據說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早在開國之初,朱元璋就有了殺滅勳貴的計劃。
在安平公主與歐陽倫大婚之日的前一年,正是轟動一時的胡惟庸案!
其影響深遠,令朝廷動盪數年,更是牽扯無數勳貴將領。
有功之臣死傷大半,皆死在這胡惟庸案中。
正因如此,嫁給平民歐陽倫的安平公主才索然無事。
朱元璋或許就是想要她平安度過後半輩子,才出此下策。
“當時歐陽倫受咱聖旨前往西北運物資,要說他也有幾分腦子,不過卻是沒有用到正道!”
每每想起,朱元璋都是眉頭皺起,儼然大怒。
要不是歐陽倫,他的小女兒豈會鬱鬱寡歡?
“歐陽倫知曉這西北地方無法種植茶葉,不得不從大明進口,得出這其中暴利,所以想要分一杯羹。”
“然而這茶葉出入乃是我大明朝廷所管轄,他雖為駙馬,但根本沒有資格涉及,所以,他便是想到了一門邪道,走私茶葉獲利!”
“他利用駙馬之身份,多次強硬躲避搜檢視管,甚至讓官員代為運輸,這一切的一切都無人敢阻攔,直到有一天河橋司巡檢稅吏公然反抗要搜查,惹怒他歐陽倫出手暴打朝廷命官!”
“卻不想,那巡檢稅吏直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