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親情難捨(二)(第1/2 頁)
高玉德的家裡還在陸陸續續地來著人…… 炕頭上擠滿人,高明樓、高玉智和德順爺爺,一邊吸著煙,一邊交談著。 窯洞裡青煙繚繞,一陣寒暄之後,高玉智先從農村的責任制問起,高明樓給他談起了農村改革後的情況,社員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高明樓似乎有點無可奈何地說道:“過去生產隊時,幹活靠鈴敲,靠廣播督催,整天把人忙得髦髩不沾脊背。現在可到好了,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社員在自己的責任田裡幹活,就像蜜蜂採花那樣,誰愛咋幹就咋幹,颳風下雨由自己。”正說著,高明樓接過高玉智遞上的窄版猴,接上火,吸了一口。接著,就當前農村的形勢,語氣沉重地對高玉智說道:“玉智啊!咱這兒也沒有外人,咱兄弟兩個說話,有些話哥就是說錯了,你也不要在意,這是我自己的想法。”玉智點頭微笑了一下,“明樓哥,你心裡有話隨便說,想到那裡說那裡,說好了,好麼。說岔了,也就是個思想認識問題麼!誰還把你能咋!”明樓看了一下幹大德順老漢,又接上了剛才的話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有個別省區全面實行‘包產到戶’的政策,這實際上就是耍單幹,和六二年沒有什麼兩樣。我不是完全不贊成,而我是對這一政策有些不同的看法,對其中某些過激的做法有些意見。他們的做法帶有嚴重的形而上學觀點,要麼肯定一切,要麼否定一切,這不符合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說到這裡,高明樓停了一下,他看了看周圍,接著又說:“唉,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在公社看過中央檔案,中央72號檔案裡面,除了肯定‘包產到戶’的優越性外,同時還肯定了合作化時期的某些成績。今後怎麼辦?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我認為這個基本精神是完全正確的。但後來,各級領導將‘包產到戶’說得神乎其神,我就覺得有點問題了。我想,我們應當認真地反思一下我們走過的道路,從前說集體化好,說合作化好,說人民公社好,那就一切都好,一陣風,一刀切,小村合大村,小縣合大縣。這造成多大的損失和傷害啊!而現在實際上又從一個極端跑到另一個極端,這的確有點不合適宜。特別是吳象在《人民日報》發表重要文章,說‘包產到戶’是‘金光大道’。我覺得這個觀點不怎麼科學。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各地經濟發展又極不平衡,加上我國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機械化程度又低,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又非常有限,各地農村情況也很複雜,不會有一種靈丹妙藥就能手到病除。就是在舊社會大家戶人也不認為徹底分開就好。闊地主經不起三家分,就是說老地主一死掉,兒子們坐到一塊兒把家一分,土地財產三一三剩一,原來的大戶人家也就散了,完了。目前實行的集體化是有些問題,但是,它也積累了許多公共財富,積累了不少金融管理方面的經驗教訓,它在教育和培養農民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千年以來農民身上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樹立了一定的集體主義意識和共產主義思想。這些都應該說是積極因素。但現在要毫無區分地一起推倒,把成套的機械化裝置、改良過的土壤、修整好的水利設施,都要分光吃淨,推倒重來,不又是一陣風,一刀切嗎?我們的黨怎麼老是從這個圈圈裡走來走去,走不出來呢?好在咱村目前還沒有吃光拿淨,這可是幾代人的家業。”高明樓把他的想法全都對高玉智說了出來。 “明樓的話是有一定的道理!我也尋思著要是一直這樣下去,人的良心就壞嘞,過去把最好的糧食繳給了國家,現在有人卻把最壞的交給國家。人人都成了電影《青松嶺》裡面的錢廣嘞,只知道個人發家致富。那麼大公無私,共產主義,先國家,再集體,後個人都不提嘞。”德順老漢也插了這麼幾句話。 高明樓繼續說著:“現在我們這些人,都成了聾子耳朵樣子貨了。社員誰還把你當根蔥呢,不過,這也倒好,清閒多了。想幹啥就幹啥,沒事就騎上車子逛逛。” 四個人就高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