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第1/2 頁)
那時,她才剛克服對海洋的恐懼。
小的時候,賀遙是她最好的玩伴, 所以每逢節假日時, 她就常常跟著賀遙一家出去玩。
杜筠心向來喜歡小女孩兒,祝在長得又軟軟糯糯的, 她稀罕得很, 所以也樂意帶她。很多時候還拉著秦宛一起。
尤其夏天, 他們最愛去海邊的開放水域游泳。
每逢游泳,祝在就戴著秦宛給她買的墨鏡遮陽帽, 全副武裝。穿著個小花泳衣,一蹦一跳在賀遙前邊走著,沙灘上滿是她的小腳丫子印。
她不過十來歲的年紀, 初生牛犢不怕虎。剛下水不久,還沒學會游泳就把游泳圈給掙開了。
恰逢一陣巨浪打過來, 嗆了幾口水,便撲騰撲騰掉海里去了。
如果不是賀遙及時發現, 冒著危險將她拉過來,後果不堪設想。
自那以後, 祝在就再也不敢下水了。
就算很多次想要克服, 她都會不由自主手腳發軟。就像生理恐高的人一般,立於山巔, 心裡想的卻是一旦掉下去,自己的死狀會有多慘。
恐懼就是一張密密麻麻的蛛網, 一點一點, 纏得她密不透風。
嗆過水的人,永遠都忘不了那種瀕死感。
賀遙知道她怕水, 卻也沒問她是怎麼克服恐懼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把自己的不堪講給前男友聽,他很識趣的沒有多問。
「拍這張照片應該很不容易吧。」
他的聲音將她飄遠的思緒拉了回來。
祝在道:「拍它不算難,但是為它做的功課可不少。」
「怎麼說?」他表現出了幾分興趣。
「我們下海也是靠運氣的,不一定每次都能拍到有典型代表的生物或者生物活動。所以上陸後要做很多相關功課去給雜誌社方面寫科普稿,這件事才會有意義。不然人家看到後都不一定懂你拍的什麼東西。」
「我看了你那張照片下的科普文字,很有意思,看來確實花了不少心思。」
祝在只輕哂了一聲,對他的誇讚不置可否。
後頜魚是一種常年生活在離海面十五米左右的脊索動物,經常出沒於珊瑚碎石附近。它通身銀白,眼睛和嘴巴都極大,依靠捕食小蝦等無脊椎動物為生。
這種魚平時完成生理活動都靠嘴,不光築巢、捕食是靠嘴,連打架、孵卵也是靠嘴。
讓祝在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這種魚單身的時候會跟同性和睦相處,互幫互助。
一旦「成家立業」以後,雄性後頜魚就會留在洞穴內保護孩子們。
它們的保護方式,便是將魚卵含在嘴裡貼身照顧,以防其他海洋生物捕食。
一旦有捕食者出現,後頜魚爸爸便會跟人大打一架,以彰雄風。
除此之外,它們的父愛光環還表現在孵化結束後。
孵化通常會花費一週左右的時間,期間魚爸爸會短暫的把魚卵吐出來,讓小魚得以呼吸,自己則因為要當奶爸所以沒辦法捕食。
因此,待孵化完成後,勞累的魚爸爸會因為太餓,瘦上那麼幾兩。
這就不得不讓祝在聯想到陸地上的人類。
很多父親都配不上父親二字,他們甚至連條魚都不如。
這樣想著,祝在看向賀遙的眼神無端帶了幾分意味不明的情緒。
賀遙渾然不覺。
兩人之間的氛圍靜了半晌,片刻的失語,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的尷尬。
很快就走到安平巷口了,家家戶戶都種著點小花小草。有些人家牆頭倚著好大一株,綠蔭遮蔽,碩大的白色花朵伸出牆外來。
祝在往裡看了一眼,這是吳香華阿姨的家,綠色的遮陽窗極具辨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