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新的文明(第1/2 頁)
那是一個距離切諾文明所在的奧翔索星系大概7.4光年的星系。
這個星系一共由一顆恆星和四顆行星組成,恆星很小,大概只有太陽的三分之一左右,行星也非常密集,幾顆行星之間的距離比較短。
短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這個行星系的文明擁有如切諾文明那樣的科技水平,差不多就可以做到把四顆行星都探測一遍了。
造成這個原因的第一個因素,是距離。
這四顆行星之間的距離,最遠的都只在6000萬公里左右。
其中,還有一個很特殊的雙星系統。
四顆行星構建了三個行星軌道,環繞著中央的恆星進行公轉。
其中,有兩顆行星竟然在同一個公轉軌道上!
它們在公轉的同時,也在不斷自轉,但因為二者的自轉軸不同的緣故,在自轉時產生的斥力會使它們互相遠離。
這時,位於另外兩條軌道上的兩顆行星便會剛好公轉到這兩顆同軌行星兩側,並利用自身引力將即將分開的兩顆同軌行星拉回到一定位置。
這個行星系的構造,令餘宙歎為觀止。
他也算是見識了很多不同的星系,但卻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鬼斧神工的。
但凡處於內外兩條軌道上的行星各自的公轉速度慢或者快上一些,中間的兩顆同軌星都有可能脫離原軌道,最後,要麼就墜入到中央恆星,要麼就和另外的行星相撞,變成宇宙塵埃,再墜入恆星中消失不見。
但它們偏偏就是那麼巧,在兩條不同的軌道上,跑出了相同的相對位置來。
還剛剛好就在兩顆同軌星即將遠離的時候能公轉到它們中間,把這對即將分手的“小夫妻”說和。
是的。
這個行星系中的那兩顆同軌星,在餘宙看來,就像是一對小夫妻。
它們待在一起不知道多少個歲月了,也不知道要多麼地巧合,才能讓它們走到一起,保持這樣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
但現在它們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自轉方向),於是貌合神離,漸行漸遠。
不過卻屢次被它們的好朋友(另外兩顆行星)說和在一起,重歸於好。
只是過了一段時間,它們又開始鬧脾氣......如今年復一年,一直重複著這樣的舉動。
或許將來有一天,這個行星系公轉(行星系也是圍繞著恆星系中心公轉的)時離某個大型天體比較近,這種微妙的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
到那時候,這兩顆罕見的同軌星就會徹底消失吧。
感慨了一番後,餘宙將目光停留在了那兩顆同軌星中的左邊那顆上。
疑似文明的痕跡,就是在這顆行星上發現的。
不過,此時的這顆行星上一片荒蕪,一眼望去,別說是植物了,就連水、大氣都看不到一點!
按常理來說,這樣的星球,應該是無法孕育出常規認知中的文明的。
但餘宙卻在上面看到了好幾個大型的基地!
這些基地,最大的面積足有500萬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100萬平方公里左右。
一個基地,堪比一個國家!
但此刻,這些基地全都已經被岩石埋葬,顯然,就算這個星球上存在過文明,也應該已經消失許多年了。
居高臨下,縱觀全域性,餘宙大致觀察了一下這幾個基地,發現這些基地中的建築完全都是由不知名金屬打造的,包括高樓、橋樑等,看起來在消亡之前,這個文明的科技水平不低。
但應該也不高。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描述。
說不低,是因為它們能大量冶煉金屬,並將其自由塑形來建設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