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第1/2 頁)
稻花魚吃起來肉質比緊緻,沒什麼泥土的腥味。
行不行的,先養殖一批試試。
在物資匱乏資源匱乏的年代,田裡本就沒有什麼肥料,農藥也打的少,除草什麼的全靠人工,所以養殖稻花魚是沒有問題的。
魚還能吃掉一些蟲子,雜草,浮游,魚糞也能肥田,算是一個比較健康的生物鏈迴圈。
陶三爺聽完她的方案後,立刻就道:「那這魚哪裡來?」
向暖想了想問:「你們小隊的魚撈了嗎,要是沒的話,就再等等唄,等開春後撈一點魚放進去,挑選一指多長的那種,咱們可以先試十畝田,一畝田放三百尾,不夠的話我再以農資社的名義幫你去別的地方收。」
「那這倒是個辦法。」陶三爺道:「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得做魚溝,得比田要深一些,天熱的時候魚會躲進去避暑……」
向暖把自己從系統那瞭解到的知識大概跟陶三爺講了下,具體的到時候她還是要來現場指揮的。
「還有水稻,一般的水稻還不行,我回頭去省農科院問問有沒有雜交水稻……」
陶三爺點頭:「我聽說紅楓公社那邊有雜交水稻,一畝田都要比別的公社多收大幾十甚至上百斤。」
要是弄能到雜交水稻就好了。
看著別人的公社發展的紅紅火火,誰能不眼紅呢?
但上一任書記別說發展了,公社的紅利都被他吃光了,拿個屁談發展啊。
陶三爺又道:「要是可以的話,咱們可以大膽一點,五大隊有五個小隊,我們可以一個小隊搞個五畝……」
向暖覺得陶三爺可真是有魄力。
「行,那就先搞這麼多,要是行,咱們就可以全公社推廣。」
這邊兩人商量著正事,那邊幾個孩子將趙慧留的一小部分小魚乾都吃完了,就連碗裡的紅油都被刮著吃了。
陶竹摸著陶天翔的狗頭:「看到你在你姑姑家吃的這麼好,我都想去了。」
陳家康道:「那你們有時間就來我家玩啊。」
陶竹撇嘴,沒做聲。
她早就想去了,但是家裡大人不允許,說大姐工資養活兩個孩子就很累了,她再去就會給大姐造成負擔。
向暖沒留下吃午飯。
她就是來送點東西的。
走的時候,陶三奶給她塞了不少冥幣,一看就是自己刻板刷的。
這時候不允許搞這些,但到了過年,還是有人偷偷弄。
沒辦法,這麼多年的習俗了。
向暖拿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還怔了下。
「三奶奶,這個……要怎麼弄啊,我不太會。」
三奶奶就道:「現在也不允許大搞,你就在你家院子裡燒,燒的時候念著家棟跟你婆婆的名字就行了。」
向暖點頭。
時間不早了,向暖也沒逗留,喊了兩個小的就準備要走了。
王娟從廚房出來,一個瓦盆裡裝了五六塊豆腐。
「這個是我做的,家裡也就這點能拿出手了。」
向暖不肯要:「我讓對門的嬸子給我做了,你們留著吃吧,我家真不缺吃的,走了走了。」
向暖推拒,王娟追著就要往她車籃子裡塞。
向暖趕緊推著車蹬了幾下就騎走了。
陳家康跟陶天翔喊著嫂子/姑姑就追,一副生怕被留下的樣子。
陳家康慢了一步,被王娟一把逮住:「家康,這個你拿回去,聽話啊。」
「我不要,你放開我。」他看陶天翔都跑出門了,急壞了。
「你這孩子,快拿著趕緊去追,再不拿著你嫂子都騎出村子了。」
陳家康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