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簪花(第1/2 頁)
宮中的女人都很可怕。她們雖出身高貴、美貌動人,卻要像野草一樣瘋狂地生長著。昨天還怒目相向的兩個人,今天就可以握手言歡;之前還和樂融融的兩個人,現在就可能反目成仇。入宮前,父親告訴蘭笙,在宮裡沒有誰是絕對的好人,也沒有誰是絕對的壞人。蘭笙必須學會在真實和假象中判斷一個人做事的動機,而不是評定一個人的善惡。
兩天的時間轉瞬而逝,再次聚首鶴冠汀,眾人的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展露在每個人的表情上,還表現在言行上。海潮宮的事就像一鍋湯,熬製了兩天後,逐漸開始散發味道了。
最討厭這股味道的人是皇后,她對佟妃的咄咄逼人既沒有章法,又沒有氣度,將皇后的威嚴遺失殆盡。皇后清楚,自己是急躁冒進了,以為利用溪嬪就能打擊佟妃,卻忽略了事情本身的因果來由,結果反被佟妃質問的失了顏面。皇后知道自己的疏漏在哪裡,她要把賬記好了,與佟妃慢慢算。
佟妃很喜歡這股味道,她感謝溪嬪的不知所謂,感謝皇后的推波助瀾,感謝皇帝的偏袒維護。身為一個受害者,她是無辜的,是委屈的,是隱忍的。這雖然與她一貫的行事風格不相一致,卻是她現在最好的保護色。皇帝保護了溪嬪,卻辜負了她,這份歉意會讓皇帝給予她更多關注。深宮之中,還有什麼能比聖寵更重要呢?
洛嬪被這股味道深深吸引了,她沒想到事情會有這樣的發展,繡屏只是跟錦織苑的玲瓏說了兩句話,就讓佟妃狠狠揪住了溪嬪的小辮子。這種作壁上觀的感覺真是奇妙,洛嬪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原來玩弄人心也就不過如此。這些位高的、得寵的,一旦蒙了心瞎了眼,也不比她們這些人好到哪裡去。在聖寵和規矩面前,還不是都要俯首帖耳。
淮嬪被這股味道攪擾地心神不寧。她不喜歡溪嬪,更不喜歡佟妃。所有那些藉著聖寵耀武揚威的人都讓她討厭。她現在正孕育著皇嗣,為了能讓孩子順利降生,她會讓那些討厭的人和事離她遠遠的。無論如何,腹中皇嗣就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
這股味道在文妃看來危機四伏。在窺伺宮闈這件事上,溪嬪做的確實理虧,若真是揪住這一點,治她一個擾亂宮紀的罪名,她和她腹中的孩子便都得因此遭人非議。皇室中人最厭惡的就是非議,特別是皇嗣,若是深陷非議,恐怕就會離大統越來越遠。到底是溪嬪不在意這一點鋌而走險呢?還是佟妃看懂了這一點先下手為強呢?皇后又在中間起了一個什麼作用呢?文妃對此,抱著一份敬而遠之的態度。
江嬪委實對這股味道沒有好感。自從邱望致歸到她膝下撫養,她的日子過得非常忙碌,以前她只是隨著自己的性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充實之餘高興就好;現在,她要多多關注邱望致,有關孩子的一點一滴,她都要事無鉅細地關心到,這樣的生活著實忙碌。因為有孩子需要掛懷,所以江嬪很難理解溪嬪的做法,她認為溪嬪應該多想想如何成為一位好母親。
這股味道到了蘭笙等四位夫人這裡就已經清淡得無滋無味了。蘭笙四人的關係愈發融洽,雖然還沒有到可以聚集在一起議論高階貴人的程度,卻已經可以對彼此相互譏諷調笑而不會暗生齟齬了。這樣的狀態使人輕鬆,也讓人有餘力去面對更難應付的人和事。
蘭笙很滿意現在的狀態,至少在這三個人面前,她可以不用顧慮太多。說好聽點兒,她們是惺惺相惜,說難聽點兒,她們是半價八兩。這樣的日子過得越多,她們彼此間的認識才會越深刻。
又過了十天,《鎏金簪花面》終於繪製完成了。畫成那日,皇帝早早上了鶴冠汀,親眼見證了畫師們最後的封筆落印。皇帝心情大好,親筆書寫了題目,還作詩一首:玉樹有骨花有容,霓裳鬢影聚芳濃。百媚千嬌出何處,奼紫還需配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