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玩我呢?新手任務是長平之戰? > 第36章 農時

第36章 農時(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日方舟】泰拉顛婆傳奇娛樂之天才少女大唐廣播站2三國:我,漢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亂世小土匪輻射4:掠奪者的廢土日常萬界召喚之最強神朝千戶三國之大漢再起西涼港片:每週除三害,港綜我無敵降落在清初啊?我救了救世主?輪迴諸天:從經營世界開始!被老丈人嫌棄,我說莫欺少年窮火影:讓你練柔拳,你開高達?枌榆草木長從當嬴政師父開始敵人!我一般採用炮決!寶可夢:鋼鐵是這樣煉成的海賊:他們總覺得多弗是我CP

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這兩個國家,都是農業社會。

而在農業社會,有一條鐵則,那便是農時不能耽誤。

作為農業社會,農時是極其重要的。

因為,耽誤了農時便意味著,一年裡面,都可能沒有糧食產出。

在古代社會,糧食便是絕對的硬通貨。

戰國時期,儘管各個國家都已經有了自己的貨幣體系,但是以物易物這種現象,依然還在頻繁發生著。

而眾多交易物品當中,糧食可以說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存在。

而對於農民來說,糧食也的他們為數不多可以和其他人交換其他物品的東西。

對於古代社會來說,你可以缺錢,但是不能缺糧。

而現在的情況是,趙國把大量軍隊投放在長平戰場,為維持軍隊西作戰,又把大量民夫牽扯進了戰爭當中。

趙國此時,或許暫時還不缺糧食。

可如果,不盡快結束戰事,那麼,問題就大了。

因為大量人力被牽扯在長平戰場,趙國接下來的農時勢必受到巨大影響。

為什麼秦國和趙國都選擇在七月份增兵換將呢?

這其實和當時的農業生產有關係。

戰國時期的主糧是小米和大豆。

而在北方,小米一般是六月份播種,在九月份到十月初這段時間收穫。

而大豆在北方的播種時間一般是五月份,而收穫時間,同樣是九月和十月份。

如果這樣一看,再結合長平之戰的情況,那麼,便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秦,趙雙方選擇七月增兵,並在不久後展開決戰,是因為農時的緣故。

長平之戰是四月份開始的,此時,秦,趙雙方雖然已經開戰,但是,投入的兵力並不是特別多。

可以說,先期的長平之戰,秦,趙雙方都沒有傾盡全力,這是因為,四月份是春天,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都需要進行春耕。

在這種時候,就算要開戰,也會盡可能減少影響,所以,秦國和趙國都沒有選擇傾盡全力開戰。

而是,只投入部分兵力。

這樣,雖然會有影響,但是,戰國時期的戰爭動員能力,使的秦,趙兩國是有能力維持這種狀態的。

而在七月雙方增兵,則是因為,此時小米和大豆已經播種完畢,耕種已過。

此時,正好可以調動更多的人力。

所以,算上秦,趙兩國完成糧食播種,並集結軍隊的時間,差不多便是七月份了。

至於說,為什麼要著急忙慌的發動決戰,是因為,再拖下去,糧食的收穫時間要到了。

長平之戰趙國換將的時間大約是七月下旬,趙軍被圍四十六天。

也就是一個半月。

長平之戰結束時間大約是九月末,撐死十月初。

也就是說,長平之戰的決戰時間是八月份。

如果趙國沒有被擊敗,那麼,按照趙國的預料。

八月,趙國和秦國決戰,雙方花費一定的時間決出是勝負。

不管長平之戰的最後結果到底是秦國贏,還是趙國贏。

不出意外的話,戰事應該都可以在九月份結束。

這樣,長平戰事結束以後,如果及時解散軍隊,還是可以趕的上糧食收穫時間的。

實際的情況和趙國預測的差不多,長平的戰事確實在九月,十月份結束了,只是和趙國預想的有一些不一樣的是,趙國四十萬大軍,盡數完蛋了。

所以,長平之戰,趙國如果不換將,那麼,廉頗大機率會選擇堅守不出。

可問題是,廉頗堅守不出的戰略,不但會不斷消耗趙國的國力,對趙國來

目錄
重生軍工子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