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期股共振(第1/2 頁)
對於類似於期貨概述這樣的內容,劉磊坤只是用目光快速地掃視了一下就略過了。畢竟他已經在這個投機市場裡摸爬滾打了多年,對這些內容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認識和理解的。因此他覺得沒有必要在這些方面浪費太多寶貴的時間,於是劉磊坤根據目錄開始有針對性地翻閱起劉曦嫣編寫的這本書來。
“哦~原來期貨還有這麼多的型別。”劉磊坤翻看著手中的書,嘴裡還不忘唸叨著什麼。商品期貨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金融期貨包括外匯期貨,股指期貨和利率期貨;非傳統期貨包括化工品期貨,天氣期貨和商品指數期貨。
他前世的時候就只參與過金屬期貨,對其它品種的標的還真不太瞭解。
當劉磊坤看到商品期貨的這三種型別時,他的腦海裡突然閃現出了“共振”這個詞彙。就拿玻璃期貨合約的價格來說,如果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一直呈現出上漲趨勢,就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想象一下,隨著玻璃期貨價格的不斷攀升,不僅是投資者們會對該合約產生濃厚的興趣,玻璃行業的生產商也可能因為預期利潤增加而加大生產力度,這些公司它們會受益於玻璃價格上漲促使公司產品的毛利率上漲,從而推動公司利潤大增,公司的利潤大幅增加就會推動股價上漲,這就形成了共振。
同理,玻璃期貨合約的價格在一段時間裡持續走低,玻璃生產公司的預期利潤也會跟著下降,股價也會持續下跌。對於玻璃行業來說這同樣也是行業的週期共振。
在翻閱這本書的同時,劉磊坤在腦海裡也一直回想著這樣一個問題,期貨交易是t+0,既可以買多也可以賣空,那如果國內的股市的規則也改成這個樣子,那又當是一副什麼樣的場景呢?
這不禁讓他回想起以前做過可轉債的一段日子,t+0一樣被主力收割的很慘。因為不限制交易次數,只要是在開盤的時間,隨時都可以買,隨時都可以賣,高頻交易導致自己手續費交了不少,最後覆盤一看也沒掙到什麼錢。
劉磊坤輕輕地搖了搖頭,心中似乎早已對此問題有了定論。他深吸一口氣,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手中的書籍之上。
書頁翻動間,一行行文字如同一串串神秘的密碼般映入眼簾:“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僅僅鑽研技術指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關鍵的是要深入探究某隻合約的基本面因素。”
這句話猶如一道劃破漆黑夜晚的閃電,瞬間照亮了劉磊坤的雙眼,令他不由得為之一震。他呆呆地看著那幾行字,思緒漸漸飄遠,彷彿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他看到了那些曾經令他困惑不已的金融市場變幻莫測的景象。那些紛繁複雜的資料和圖表不再是毫無意義的線條與數字,而是蘊含著無盡智慧和規律的密碼。
他想起了前世發生過的種種事件——什麼“原油寶穿倉事件”、“妖鎳事件”等等,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其實都有著必然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正是被大多數人所忽視的基本面因素。
劉磊坤越想越覺得心驚膽戰,如果自己一直停留在對技術指標的研究上,那麼很可能會像無數失敗者一樣,在金融市場的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出局。
此刻,他終於明白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想要在風起雲湧的二級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住合約的基本面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想到這裡,劉磊坤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將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市場,去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而這段話,也將成為他在投資之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不斷前行。
在經過一番自我激勵之後,他迅速地翻動著手中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