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紈絝世子不好當 > 第136章 君臣怒

第136章 君臣怒(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三國:星火燎原,平民崛起!全日談趙子龍演義大唐小說家從一座城開始的爭霸之路浮生逍遙郎覺醒3S級世界,召喚英雄亞瑟王亮劍:我在戰鬥餘波中打卡我在古代發家致富路明末:朱由檢知道什麼叫科技嗎?諜海英雄我的親奶野奶和後奶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寒門崛起,我在大梁權傾朝野三國:封地爆兵,百萬鐵騎繞帝都大楚第一贅婿斬赤紅的譚雅才不會被推翻火影:從天而降落入柱間懷裡國運禁地裡的監控人!一夢南唐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出了京城,那些出宮後一路小跑的文臣們已是上了馬,跑不動了,只能抱著京衛的腰折騰著大胯。

京外更是泥濘難行,馬車顛簸。

天子的御駕也是馬車,也叫龍輦,六駿馬駕馭,不過車身上沒有金銀玉器、寶石珍珠什麼的,只雕刻了九爪金龍的圖案。

龍輦以前有一些點綴的玉石什麼的,康止戈登基後扣了一大半,換錢了,剩下那一小半被太子給扣了。

太子扣完之後讓阿卓出宮去賣,阿卓抽調了八成跑腿費後,將剩下那兩成一文不動的交給了太子。

正如許多大臣所猜測那般,眼看著出了城,天子並未下令在城關等候,而是叫車隊繼續前行,想要去“接”災民。

不少人故意抬高聲音為天子點了個贊,什麼陛下仁德、出城迎接、社稷之福、朝廷之幸等等等等,尤其是一群禮部的偽君子,都準備作詩了。

災民徒步走了數百里,缺吃少喝,不知累死多少,餓死多少,禮部官員不會去作詩,視如平常。

皇帝坐在馬車上不過數十里,免風避雨卻被大唱讚歌。

值得一提的是孫駿和一些禮部官員,越是前行,越是暗自竊喜不已。

走的越遠,越能靠近皇莊,最好是到了皇莊才見到災民,正好天子將邪火全撒到齊燁身上。

或許相比起這群人,康老六還算是個勉強合格的皇帝,對比齊燁,他更加在乎災民們現在的情況。

他見過災民,見過無數次。

救過災民,也救過無數次。

所以他知道這些災民的身體狀況有多麼的脆弱,要是沿途官府發放一些米糧還好,若是沒有發放,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

“為何還不見百姓蹤跡。”

天子已經顧不得遮不遮擋龍顏了,遮掉玉冠將腦袋伸了出去,大叫道:“禁衛統統散開,加快馬速,朕要位於最前方!”

不少大臣剛要勸阻,太子康驍已是高聲下令了。

將隊伍最中間的龍輦置於最前方,無疑是弄險的舉動,不少大臣開始裝作滿面擔憂的模樣全殲了,車廂中的天子充耳不聞。

下完令的太子面露冷笑,這也是他不喜歡大部分文臣的緣故,虛偽,虛偽到了骨子裡。

相比之下,再看兵部將領們,多是當年跟著天子征討天下的從龍之臣,已是讓人儘量準備好吃食了,不說,只是做。

兩千多禁衛相隨,外放探馬長達三里,護衛重重,真要是有刺客能在探馬發現之前靠近並且幹掉周圍數百名禁衛,那龍輦在什麼位置都沒用。

龍輦處於了隊伍的最前方,雨勢有些小了,不見晴空,烏雲依舊。

天子愈發焦急,催促太子親自帶著人加快馬速,探尋災民到底到了哪裡,按照之前先行京衛傳回的訊息,此時應該已經見到了才是。

太子康老二自幼長於軍中,哪裡見不得風雨的瘦弱身子骨,從馬腹下拿出蓑衣斗笠,佩戴後便要揚鞭而去。

就在此時,幾匹快馬在雨幕中出現了身影,皆是身穿紅甲,二十餘人。

“是驍營探馬。”

太子高呼一聲,馬車旁的禁衛這才放下弓箭。

領頭之人是一名宮中校尉,太子認識,伸出腦袋的天子也認識,校尉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稟陛下,已見百姓,二里之外,多‘困’於皇莊之中。”

“困於皇莊之中?”

太子一頭霧水:“這是何意。”

“末將本以百姓應是見了有遮風避雨之處,欲前往暫居棲身,誰知皇莊不少京兆府差役、衙役,持棍,嘶吼怒罵,似乎在驅趕百姓,更有一些身穿幽王府家丁服侍之人手握刀劍,凶神惡煞,末將等人怕驚擾了百姓,不敢一探究…”

目錄
截胡高啟蘭,全球首富竟是魚販?盤點綜漫十大主角,開局納茲龍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