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成為李月圓後,我和李白雙雙頂流了(十六)(第1/2 頁)
(十六)
能讓這秦淮河上各樓館中,往日裡絞盡腦汁爭奇鬥豔針鋒相對的花魁娘子齊聚一處,還其樂融融,實在是種本事。
這個斟酒,那個捏肩。
這個撫琴,那個跳舞。
爭先恐後,卻又詭異和諧地在阿月面前展現魅力。
此等盛況,在秦淮河上空前絕後。
李白伸手輕輕攙著微微踉蹌的蓀歌,走出房間,憑欄而望。
夜風輕柔,帶著淺淺的水汽撲面而來。
秦淮河上舟船綿延,燭火搖曳,畫舫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李白很是自然的伸手輕輕揉著蓀歌的鬢角,指尖涼意沁人。
蓀歌懶洋洋的趴在欄杆上,心中感慨,這金陵秦淮河當真是一處奢華甜膩的溫柔鄉啊。
“阿兄是要離開金陵了嗎?”
蓀歌的手託著下巴,歪頭輕聲問道。
金陵,她與李白已經待了近半年了。
這半年來,李白廣交文人墨客,才名喧囂之上。
對於李白這種天生要在漂泊中發現美的謫仙人來說,過於繾綣的金陵城已經呆的太久了。
他,一直想要遠方,嚮往未知的一切。
李白熱愛的是所有的秀麗山川美景,而非拘泥於一城一地。
一篇詩,一斗酒,一曲長歌,一劍天涯才是李白。
“阿月,阿兄想前往揚州城。”
李白沒有否認,聲音格外輕,在這歌舞聲不絕於耳的秦淮河,就仿如一陣不經意吹過的風。
蓀歌眯眼,暖暖的笑著,朱唇皓齒“我知道啊。”
“這世上,最知阿兄者,唯我也。”
蓀歌指著自己,一臉的驕傲。
揚州城啊,那是李白第一次感受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地方。
當然,體味的人情冷暖的前提是李白在揚州城體會過極致的自由和散漫。
散金三十萬,往日的酒肉朋友避之唯恐不及,初嘗喧囂後的落寞。
好像,也就是從揚州城後,李白真正年少不識愁滋味的歲月便一去不復返了。
“師兄,順心而為。”
“無論如何,阿月都在。”
孫河巧笑言兮,用頭蹭了蹭李白的手心,一如兒時。
她做這麼多,不就是為了讓李白更愜意嗎?
“阿月,你……”
“罷了,阿月,阿兄在揚州城等你。”
那句你要不要隨阿兄一同前往,李白終究沒有說出口。
李白心知,這金陵城,還有阿月未完之事。
他也能感覺出來,他在,阿月時常束手束腳。
若他隻身離開,東遊揚州,他的阿月是不是能夠更加盡興,能更快的實現目標。
半年前,阿月在金陵城外那句霸氣自信的話。
這金陵城,阿月要了。
“阿月,明日我就要啟程前往杭州了,好好保重。”
“莫忘了,阿兄等你。”
蓀歌眨眨眼,一瞬間有些愣神。
她覺得李白的雙眸,比這瀲灩的湖水都更加動人,更加璀璨。
“阿兄,我會的。”蓀歌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李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花魁娘子的歌喉,舞姿,似是都無法再牽繞蓀歌的心神。
蓀歌默默坐於窗前,等待著天大亮。
這是自當年她陪同李白一起前往戴天山大明寺學藝後,首次分離。
也許是太習慣了,她竟有些不適應。
天矇矇亮……
天大亮……
日上三竿……
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