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成為李月圓後,我和李白雙雙頂流了(三十)(第1/2 頁)
(三十)
可她不一樣,她從來都不吝嗇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
這場悔過書的鬧劇,本就是醜惡的人性淋漓盡致的展示。
就好似將謫仙人拉入凡塵,在狠踹一腳跌入泥潭,就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
那她偏不要那些人如意,她就是要讓李白永遠高高在上,讓人可望不可及。
“阿月,以後不會了。”
李白輕聲開口,拉著蓀歌的袖子在巨石上坐下,堆著笑討好蓀歌。
他可以不在意旁人的言語,但不能不在意阿月的心情。
蓀歌故作矯情,輕哼一聲,扯回袖子,將酒葫蘆遞給了李白,開始徐徐講述今天食肆發生的事情。
李白:Σ(?д?lll)
阿月的想法,次次都是奇思妙想,神來之筆。
一字一貫,傳說中的一字千金終成現實。
“阿兄,你且看著,那篇文采飛揚,壁坐璣馳,旁徵博引的《上安州李長史書》必定成為安州學子時時溫故模仿的佳作。”
“至於那些有眼無珠嘲諷之人,恐怕只能自打嘴巴。”
“阿兄,不是恥辱,是美談。”
“這世間,唯有你李太白一篇悔過書一字一貫,安州百十名學子分析解讀,寫下感想,爭相模仿。”
那些人想讓李白陷入泥濘,那她就用一字一貫錢,用這安州的學子,重新為李白築起神臺。
有她在,李太白永遠是謫仙人。
李白靜靜的聽著,心中漣漪不斷。
若這世間真的有聆聽疾苦,實現心願的神人,那麼必是阿月。
是護佑他,支援他,唯一的神。
李白嘴角上揚,笑意越來越深,可眼睛裡的溼意卻再也忍不住。
嘴角含笑,眼角落淚,這一幕映在蓀歌眼中,讓她記了很多很多年。
朗朗夜空,萬千星光,在這一刻都成了陪襯。
一直以來,她都不曾質疑過李白是否值得。
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
“阿兄,喝酒。”
“這是我最新調配出的方子,名曰問仙。”
“只得這一壺。”
蓀歌假裝沒看到那滴似天上星的眼淚,低頭,輕笑出聲。
以後,她也可以說,李白一滴淚,天上一顆星。
李白故作自然,抬手寬大的袖袍拂過面頰,不經意將眼淚擦去,與蓀歌對飲。
這白兆山,彷彿更加得他心意了。
“阿兄,以後無論是塞外大漠,流水江南,亦或者是錦繡長安,東都洛陽我都會陪著你。”
“金陵,揚州,乃富庶之地,酒肆,妝造,香料的收益,足以讓你我再無後顧之憂。”
換句話說,錢,她賺夠了。
當然,也能說,比之經商,她更願意伴在李太白左右。
安州的鬧劇,她不想再次重演。
神臺可以重築,但仙人被扯下神臺落盡泥濘那一刻的頹然失望很難彌補。
她的李太白,不該有缺憾。
“當真?”李白眼睛眨眨,追問道。
“當真。”蓀歌定定的點了點頭。
這世間種種,皆不如李白半分。
天將亮,煥然一新的李白隨蓀歌一同離開了白兆山,備下重禮,相攜前往許家拜謝。
雖說悔過書一事鬧出了許多風波,但當日徐氏勸說李白的出發點是好的。
後來之事,都在意料之外。
“見過許公,許小娘子。”
蓀歌和李白躬身道。
“家兄衝撞李長史車駕一事,多謝許公從中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