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第1/2 頁)
方才紅穗出去應當是看見他進來的,為什麼都不攔一下?
周明世和黃鋥早已經和我撕破臉,這個時候又忽然偷偷摸摸過來,我也不明白這是個什麼路數。
我心中不悅,但還是歸攏了一下自己的頭髮端正道:“大人同本宮已是殊途,不知深夜屈尊造訪意欲何為。”
周明世沒有起身,只是跪伏在地上,沉默了好些時候方才開口:“殿下,臣是來投誠的。”
我撲哧一聲笑出來:“哪裡就是投誠了,我們在同一片天底下做事,也都忠心於南篁,這說得倒像本宮是哪裡來的他國奸細。”
“是……不是,下官失言。”周明世忙不迭點頭,又搖起頭,看起來頗為無措。我還是從來沒見過這位文縐縐圓滑大方的大人做出這種表情,心中存了分懷疑。
權衡之下,如若他真是誠心那麼是再好不過,但是如果不是,對我來說也無甚大礙。
“投誠與否,本宮不知其誠,誠在何處?”我低頭問他。
我並不信任這個人,但是如果要讓他投誠,那麼至少可以從他這裡得到些好處。
“臣自當將臣所知盡數告之,將臣畢生所學拱手奉上。”周明世似乎早知有此一問,幾乎不假思索,“臣先前官職不高,平日裡要做的事也近乎賦閒。陛下當夜秘密召見,讓臣帶暗中帶聖旨來,過了三馬灣就將聖旨遞交殿下,拖住殿下。姜州牧也是事先串通好了的,當時是商議要把罪名燒到王將軍和許州刺史身上。”
“且等等,王將軍和胡刺史有甚關係?”前面的事情和我猜想的相差不多,不過這裡我就有些糊塗了。
聽到王將軍的名字,我忽然就想起當日的確姜州牧提起了是王將軍護送來的銀兩,又是胡刺史前來取的銀兩,中間我還詢問了周明世此事是否屬實。當時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想來也是早就串通好的栽贓陷害。
“胡刺史和王將軍同出青州慶江縣,早年相識,各自為官後還有往來。”周明世拱手道,我看著他微微弓起身子,擺手讓他起身落座。
他坐定後又道:“如若不是陛下將胡大人調到這些邊遠苦寒之地當刺史,現如今他應當也是在都城做王將軍的得力助手。”
這話說得含蓄,我卻明白他的意思。這麼說來胡刺史和王將軍交情頗深,那麼圍剿的時候,只要在我回都城後,從我隨行隊伍裡找兩個當時在場的僕人,加上週明世黃鋥和姜州牧的指認,回都城王將軍和胡刺史就討不了好處。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這位王將軍長什麼樣子,但奈何似乎從來沒有注意過他,只印象當中大抵和胡刺史是一般年紀,比較沉默,就算是當日我被眾矢之他也並未發表什麼意見。
在茶餘飯後的閒談當中,我大概也對他的功績知道一些。他從小出身將門世家,後參軍西征,死在他槍下的馬賊不計其數,現官拜鎮國大將軍,坐擁二十萬的兵權,可以說是權勢滔天了。
封了鎮國將軍,底下人都稱他為王將軍。
王雖然是他的本姓,但是這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怕是人人都心知肚明。
這麼說來,看來南篁帝王對他早有忌憚,消剪他的枝葉,胡刺史長年的奔波輾轉於邊城大概也是因為如此。那麼這次不僅僅是衝著我來,還衝著王將軍一黨來,只不過是姜州牧臨時反水,這場戲才在中間就斷了。
可惜人心隔肚皮,就算計劃得再精密,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小卒貪生怕死的念頭導致崩盤。
“翻出賬本的前夜,下官和黃鋥偷聽到姜州牧臨時準備反水的事,所以次日才會提醒殿下姜州牧有問題,引導殿下只盯著姜州牧,對其它的事情放鬆警惕。”周明世見我低頭思索,立刻解釋,“本來對王將軍胡刺史還有些後招,但是事已至此只好暫時擱置了。屆時回城,此時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