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黑河約架(第1/2 頁)
近期有首神曲在西牛賀州傳唱,迅速竄到華夏九州爆紅,民間百姓無不捧腹大笑、拍案叫絕,代表官方正統的娛樂圈、文化圈無地自容、斯文掃地。歌詞如下: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苟苟營當家的叉杆兒喚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她兩耳傍肩三孔鼻,未曾開言先轉腚,每日蹲窩裡把蛋來臥,老粉嘴多輩兒以為自己是隻雞,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她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羅剎國裡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半扇門楣上裱真情,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 現在盤踞在黑水河的主人本身是一條大蛇,卻以“黑龍大王”自居,自欺欺人時間久了,它真以為自己是一條龍,自我陶醉高貴無比。其實它是從西域外來的物種,靈山佛門的一顆棋子,它自以為有佛門撐腰,打點好了上層關係,在西牛賀州這一方的水域狐假虎威,稱王稱霸,身邊也聚集了一群不明真相的烏合之眾。 佛經中的龍是西方蠻夷的“那咖”,本體其實是蛇,充其量就是頭長得多一點,在佛經中被翻譯為龍王,它的徒子徒孫,各種蛇精也被翻譯為龍族,住在地下或水中,那咖修煉多年了亦可以升騰變化,行雲布雨,跟華夏神話中的龍也有相似之處,但由於血脈低賤,這些小把戲根本不值一提。在華夏的國度隨便抓一個孱弱的人族道士,都可能有呼風喚雨的本事,實在太平常不過了。 除了那咖之外,佛經中還有一個族群,被華夏的佛教徒翻譯為龍眾或龍部,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天龍八部之一,所謂天龍八部,就是天眾、龍眾等除了人以外的八部眾生。其中龍眾其實就是各種水生生物的總稱,包括水蛇、海龜、魚蝦等等。 佛經中還有金翅大鵬一天要吃五百條龍的傳說,實際上此大鵬非彼大鵬,佛教徒所說的金翅大鵬,原型是西域神話中的迦樓羅,外形半人半鳥,有點像雞。而華夏的大鵬鳥由鯤變化而成,“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華夏上古存在的頂級物種。佛經中的鵬只是一種大鳥,龍只是一些大蛇,跟華夏頂級存在的物種相比,簡直弱爆了,所以才上了天庭仙界的菜譜“龍肝鳳髓”,世俗傳說“以訛傳訛”,而龍族的高層為了激發後輩骨子裡的血性發奮圖強,故意製造“弱小就要任人宰割”的恐慌,從不出來闢謠,因此龍族的勢力並非想像的那麼弱,這也讓天界的大佬們一直忌憚,經常在找各種藉口打壓,甚至借佛教滲透到華夏的勢力加以制約,三界六道維持著相對微妙的平衡。 佛經中金翅大鵬與龍的恩怨,充其量就是鳥妖和蛇精兩族之間的恩恩怨怨,跟華夏神話中的大鵬和龍,本身一點交集都沒有的。這外來大鳥若是要襲擊華夏龍,這不是擺明要開戰找死了。要知道華夏龍在上古神話中是極其高貴的存在,是祭祀的物件,而且還是是諸多上古大神的伴生寵物,比如祝融,共工,句芒,蓐收等等一系列上古大神都是足踏龍或者耳纏龍的。 西遊記中自小鼉龍阻擋唐僧西遊取經一行,西海龍王怕它繼續惹事生非闖禍,被天庭和佛門找到藉口,於是關了小鼉龍一段時間的禁閉,最初那個黑水河神收回了控制權,它無福消受,不久因他年老體衰遭遇所有修士都會遇到的“風劫”,此風叫贔風,能把人吹的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這個風劫極其特殊,這風不是世間的自然風,而是一種陰風,自體中生成,從滷門吹入六腑,經過下丹田,穿過九竅,若是沒有辦法應對,身體就會被它分解,骨肉消疏其身自解,血肉骨骼全部化為灰飛,道行淺薄者甚至靈魂也灰飛煙滅,消散於天地之間。此劫難要靠強大的精神力,有大毅力方可化解。原黑水河神它年老垂暮